对话杨晓梅:祭出高配套餐,德宏的美丽事业要经营的更加“精致”

文/晏婷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绿波荡漾……”

西南云岭边陲,三面与缅甸接壤,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绿色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就像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唱到的那样,德宏在千万旅人的心中,是一个以“美丽”命名的旅行目的地,是一个经营着“美丽事业”的地方。

诚如德宏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晓梅所说,“德宏的美太多,也太包容。生态田园,稻田花海,凤尾摇曳,气候良好,民风淳朴,边境和谐,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绚烂多彩,这些都是德宏的美。”

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晓梅 (刘筱庆摄)

但随着旅游方式的改变,以及人们对旅游期待认知的不断升级,旅行目的地的气质、调性以及记忆点,已然成为旅行者们在做出选择前考虑最多的问题。就像当我们提起大理,第一个蹦入脑海的词汇必然是“风花雪月”,而提起丽江,小资的调性了然于心。

在这样的境遇下,加之上半年疫情毫无预兆的降临,单单凭借“美丽”二字,对德宏旅游产业长期向好发展来说,明显不足够。

“德宏很美,但美的调性是什么,关于美最强的记忆点在哪里,美的品质感和精致化体现在哪里,始终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就像杨晓梅所说,随着下半年旅游行业逐渐复苏回暖,深入发掘德宏美的内涵以及美的具象化表达,是德宏旅游的“头等大事”。

加密航线 打响“旅游促销”第一枪

今年7月22日,在暂停了172天后,国内跨省游终于恢复开放。但是,旅游信心的建立需要一定时间,加之有效需求不足和旅游消费受限制,一些消费者对出省旅游仍有顾虑。于是,在拥有得天独厚宜人气候、壮美自然景观、多彩少数民族风情的云南,本地人游本地的氛围仍然浓厚。

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渐复苏,现在云南省各地州都在策划自己的“旅游促销”,希望能够祭出一份高质量的逆袭套餐,得到游客的青睐,“对此,德宏首先就是要在航线方面做加强”,杨晓梅说。

德宏地处云南省最西南端,东面与保山相邻,西、南、北三面与缅甸接壤。作为云南省距离省会昆明最远的地州,交通成为制约德宏旅游发展的因素。

杨晓梅介绍,8月15日,腾陇高速建成通车 中缅边境德宏州实现县县通高速。航空方面,德宏目前已经开通至西双版纳、丽江、普洱、澜沧、文山的直飞航线,下一步预计开通昭通、大理、沧源的直飞航线,借助云南人游云南的热烈氛围,把更多的省内游客带到德宏。

此外,随着疫情逐渐好转,跨省游逐步恢复,旅行者的出游信心和欲望逐渐增强,德宏下半年将在省外航线城市旅游促销方面“狠下功夫”。杨晓梅说,“我们已开通了23条27个重点城市的航线,并且飞机飞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去做推介和营销,让更多的省外游客也选择到德宏来。”

高配套餐加持德宏“美丽事业”

知乎“在德宏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回答中,“悠闲”“舒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这里的生活很慢,不用奔跑,适合放空。行走在德宏的大街小巷,生活中的每一隅场景都能和大多美好的词汇挂起钩来。满眼的绿色昭示着“生态宜居”,轻轻呼吸,便可以清空你心灵里的一切尘垢。德宏美食让人欲罢不能,酸辣冲撞着你的味蕾,食色吸引着你的每一次驻足······

“德宏没有奇川大山,没有让人一眼望到就忘不了的景观。但是我们有绿色生态的美食,有三步一景,五步一画的田园风光。整个德宏就是一个大景区,就是无忧无虑生活的一种状态,”当问及对于德宏的印象,杨晓梅这样表达。

德宏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与民族文化资源,但是却没有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就旅游品牌知名度而言,德宏与其他优秀旅游城市相比,还是有些差距。就像在采访中杨晓梅提到的,“德宏景区不多,A级景区不够丰富。如果是纯粹观光游的话,我们的产品还是单薄了一些。”

不过,面对已经到来的暑期和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德宏已经开始积蓄力量,准备祭出一份前所未有的“高配套餐”,并把深入发掘德宏的美、以及美的具象化表达列入旅游产业中长期发展的规划中,势必把德宏的“美丽事业”经营的有声有色。

杨晓梅和我们介绍,美食是德宏一张亮丽的名片,目前已经针对德宏的美食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和线路,为“吃货”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其次,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宜居的气候和海拔,德宏正在整合户外资源,形成完整的“健康游”“深度游”体育旅游线路。此外,基于德宏目前的温泉资源,还将进一步开发康养类的旅游产品。

众所周知,德宏拥有异常丰富的生物资源。据悉,这里有高等植物6045种,脊椎动物964种,分别占全国的五分之一;鸟类712种,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德宏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国犀鸟谷”“东方亚马逊”“物种基因库”之美称。距州府芒市20公里居住着的4群320只以上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菲氏叶猴,是目前全国发现的距离城市最近、种群数量最大的菲氏叶猴群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有一些外国散客踏入盈江这个横断山脉南端独一无二的地理单元来观鸟”,杨晓梅说,“全中国犀鸟只有5种种类,即双角犀鸟、冠斑犀鸟、花冠皱盔犀鸟、棕颈犀鸟、白喉犀鸟都可以在德宏看到,比较稀奇的是还可以看到犀鸟繁殖的全过程。”

作为可以观测到国内最大犀鸟集群的地方,德宏接下来还将进一步擦亮“中国犀鸟谷”名片,发展观鸟旅游产业,吸引更多国内外的观鸟人群到德宏来。

独特占位 引爆大滇西旅游环线

高原峡谷、雪山草甸、江河湖泊、火山热海、古城韵味、民族文化、边境风情、珠宝玉器……2019年,云南省提出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将优质独特的旅游景观资源串连起来,发力推动滇西旅游全面转型升级。

而在大滇西旅游环线之上,德宏的地理位置异常独特。三面与缅甸接壤的德宏,国境线长达503.8公里,境内有九条公路与缅甸北部城镇相通,有瑞丽、畹町、芒市机场三个国家级一类口岸,那邦、章风两个国家级二类口岸。

“云南的定位是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杨晓梅说,“大滇西旅游环线中提到一个跨境的问题,一个国际化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德宏来实现,破解游客跨境旅游的难题。”

据了解,为了更好的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德宏目前已经审议通过了《德宏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计划》明确,紧抓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的重大机遇,德宏将加快景区景点、户外运动、温泉康养、自驾徒步、精品酒店等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的建设,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提升旅游供给能力。

依托自然的原生态和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德宏将全力助推全州旅游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升旅游供给能力,精炼出三年内可以落地的项目,实现旅游产业与边境风情、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旅游+等的深度融合。

杨晓梅说:“德宏的生活舒适悠闲,但更多的人追求的是旅行的品质感和精致感。我们必须要迎合年轻群体的旅行需求,多推出一些网红打卡点,增强游客的记忆点,同时提升城市硬件和基础设施,加大民宿的发展和半山酒店的建设,让德宏的美变得更有品质,更加具体。”

云南文旅复苏记系列专访:

对话戴凤玲:顺势而为,楚雄开足马力乘势而上,引爆大滇西环线

对话王洪卫:承接4000万游客红利,玉溪紧追环湖民宿潮

对话黄臻:唤醒西双版纳的另一面,夜市旅拍C位出道

对话李兆刚:逆势解封,永葆丽江“特质”,再造生机

对话叶园:普洱有畅谈绿色的底气,但更要沉下去“留住人”

对话赵薇:化“危”为“机”,多元释放潜能,续写大理山海新典范

对话鲁志军:重启世界的香格里拉,从练好“内功”开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对话杨晓梅:祭出高配套餐,德宏的美丽事业要经营的更加“精致”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