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趟北京我才明白,宝能为什么要向城里人推荐腾冲的生活方式

文/洪小媛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高晓松觉得,“住处有烟火气息,它能让你透气,这才是住房的意义。”尽管“诗和远方”都快要被说烂了,可是,我一直不太理解那么多人挂在嘴边的诗和远方到底在哪里。

直到此次进京。

北京,北京……

“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这是我游走在北京最繁华的街头,得到最深的感触。

借宝能腾冲的项目——宝能·彩云之上在北京举办发布会的机会,我第一次来到北京。

初到北京,司机师傅是我接触的第一个北京人,他说“那些新闻报道里写的在北京工作的人会选择跨省上班,凌晨4点就坐上城际动车赶早班车才不会迟到,这些都是真的”。

身为云南人的我对此震惊了,原来我对被很多人“高山仰止”的北上广深等大都市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此陌生。

北漂的人,一定见过凌晨两点的北京,依然灯火通明,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流光溢彩的霓虹灯、一座座象征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高楼大厦和商业经济繁荣的胡同里弄。一个人用尽全力拼搏一个未知的人生,但无数人的全力拼搏,为一座城市赢得一个确定的高光未来。城市和个人之间,相互提携,拼命奔跑。

闲谈间司机师傅还说道,“在北京,有1万的收入能生存,3000的收入也照样能生存,就看你怎么活了。”在北京,活着,就是你的生活。

深夜十点,南锣鼓巷依然亮如白昼,王府井还在霓虹斑斓,长安街仍旧华灯高照、车辆川流不息,两侧的物理高楼在灯光的装点下显得更加闪耀和动人……

如今,“科技”“发展”“国际”“速度”已成为北京的代名词,而“宁静”“诗意”“远方”似乎和它越来越不着边了。

在王府井的美食街上,我一路吃了30块钱的北京烤鸭卷、28块的凉皮、15块的鸡脚,好像还踩了“雷”。一个人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没有和旁人交流。

当熙熙攘攘的人群与我擦肩而过时,我顿住在北京最繁华的王府井商业街路口,不禁想起了我的家乡云南,似乎此刻才有点明白,原来我和“诗和远方”,那么多年那么地靠近。

此时此刻我亦明白了,宝能在云南腾冲的项目—彩云之上发布会为何会选在北京举办,就是为了翻山越岭、奔走风尘,带着专业的营销团队、《梦幻腾冲》的原班人马,从中国西南的极边之城横跨3220公里来到首都,展现给北京人所触及不到的“诗和远方”。

原来我就出生在“诗和远方”

而对于从小生活在云南的我,相较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我更享受这里的“诗和远方”。用云南的俗语来说,我就是个“家乡宝”,这点我承认。

也许你会觉得可笑、无语,但在否认我这一观点之前,不防先看看我的家乡。

很巧,我就出生在腾冲,此次宝能北京发布会主角“彩云之上”所在地。

我的家乡很小,小到我小时候步行就能到我的学校。

我的家乡空气很清新,哪怕是雨后泥泞的路面也能闻到像西瓜一样的香甜味道。

我的家乡土地很软,软到当你踩在草坪上,隐隐能听到青草和你的脚掌触碰那一瞬的窸窣声。只要踏上这片土地的人都能闻到泥土的芬芳,虽然没有大城市的影子,但是却经常留下了大城市人的足迹。

我的家乡冬暖夏凉。

春天在古镇里,当清晨破晓的第一绺阳光照进屋内,柳絮轻飘,你还能隐约听见小溪边传来的阵阵捣衣声。

夏天约上三两伙伴,前往湿地,满眼尽是洋洋花海,光着脚丫,一会儿踩在软绵绵的草排上,一起漂浮摇摆;一会儿下河捉鱼,鱼儿在你指尖流动,仿佛来了一场天然足浴。

秋天是属于黄色的季节,有这样一个小镇,仿佛上帝打翻了调色板,”满城尽带黄金甲“,房前屋后,黄叶纷飞,家里的老人索性拎个竹凳出来,围坐在银杏树下,嗑着瓜子,诉说着关于秋天的故事。小孩在一旁嬉闹,你追我赶,差点忘记功课的烦恼,当稚嫩的小手捧着银杏叶,撒向悠悠蓝天那一刻时,仿若置身于金色的童话世界里。

冬天去攀一座山,插一只旗,白雪皑皑,无比宁静神圣,闭上眼许个愿,或放肆大吼,总能找到心中那片净土。

我想,周杰伦的《七里香》应该是对我的家乡最好的诠释。

腾冲,就是这样的家乡。宝能在云南首个文旅项目落在这里,我心里自然有些小自豪。不是这样的美,宝能也不会落地“彩云之上”,不是这样的时间慢,自然也不会成为北京人的“诗和远方”。

腾冲,在幅员58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沉淀着数万十年的历史遗迹,60万年前,火山爆发、岩浆冷却,常年累月下来,形成99座火山群、88处享誉全国的温泉,北海湿地也是得益于此。气候常年保持约22℃,据统计,腾冲在中国冬天最温暖的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三。

被郁郁葱葱的森林所覆盖的连绵火山,充满温度的腾冲热海,宁静祥和的和顺古镇,被草排、花海所镶嵌的北海湿地,满眼金黄的银杏村落,圣洁无比的高黎贡山……都有背包客们留下的足迹。

优质的自然地理和生态资源优势,独一无二的气候条件,使得腾冲天生具有“诗和远方”的特质,“极边第一城”、“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中国最美风景县云南10佳”、“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高站位,正是基于此。

因此,相比北京的进化快,腾冲于我而言,我更喜欢这时间慢。进化快,是文明高度发展的需求,但时间慢,同样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需求,它给快速奔跑的人们,提供了歇息的机会。发展自有快慢,在同一时空维度里,慢是生活,快,是为了生活。

宝能彩云之上:为大城市留一片诗和远方

近几年,诸如宝能等众多开发商相继进驻腾冲。他们深耕腾冲,利用好腾冲的每一寸土地,为北京人、上海人等全国各地的人们,打造专属云南的生活方式。比如最近在腾冲拿下最大规模用地的宝能,连续圈下高达4013亩地,斥资400亿打造高山湿地康养度假胜地——宝能·彩云之上,充分利用了腾冲优越的气候条件,依托46万㎡的北海湿地优质景观资源,以5G互联互通打造多维度的全域康养之地。

腾冲最不缺的就是自然生态资源,而如何盘活资源,利用好它每一寸土地,将物理式的建筑与自然结合,充分发挥它的自然生态价值,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此,宝能的理念是选择住到自然里,将葱郁的山林景观最大限度地融入到每一个空间,采取园林庭院式设计,尊重自然,缓坡而建,庭院最高落差达15米。合理布局空间,庭、后院、露台、阳台都在湖畔语林,出则入自然,入则返人间,真正为奔忙于大城市里的人打造一个“诗和远方”。

宝能•彩云之上项目效果图

宝能•彩云之上9月20日的北京品牌发布会,现场人山人海,舞蹈演员们塑造出腾冲山水人家的恬静生活,打动在场的每一位人,宝能的项目负责人说,“我们想为在大城市里的人留下一片‘诗和远方’”。

宝能•彩云之上发布会现场

“水泥城市不断向上生长,生活质量却渐渐丢失,轿车、高速、飞机发展越来越快,真实的交流却渐渐失声。”宝能似乎更懂城市的美好与无奈。

因此,宝能•彩云之上才会选址在腾冲北海湿地旁,只因其纯净的水质、温润的气候、独特的生态和充满温度的人文是大城市里所没有的。

宝能•彩云之上,不仅是在卖房子,而是在售卖一种属于腾冲的生活方式。

我想,对于常年奔走于大都市里的人,如果能拨冗自己、解放身心、去拥抱自由,漫无目的地游走在“诗和远方”的田野上,那一定是腾冲。

宝能•彩云之上此次在北京举办发布会,不就是为了能够给大都市里的人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地方?不就是要告诉北京人,一年之中择一佳日,到千里之外的腾冲去归隐山林,在理想的乐土上拥抱自然,体验在北京体验不到的生活方式么?

我想,对于吹惯了空调的北京人来说,我的家乡腾冲,就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正如宝能的项目负责人所说,“来腾冲不是为了做什么,而是为了什么都不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去了趟北京我才明白,宝能为什么要向城里人推荐腾冲的生活方式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