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翠湖水,半部昆明史。
翠湖的一举一动,人人皆关切。
几年前,当翠湖北门附近片区列入改造,很多人心心念念,生怕破坏了这颗昆明明珠。
眼瞅着翠湖北门附近的省文联、省文联宿舍,拆了、倒了,又几年时间过去了,这里依旧是一片蓝围挡。
翠湖北门片区确实需要改造,不过,究竟要建成何种模样?以何种方式呈现昆明?恐怕是有关部门思量许久的问题所在。
最近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则《五华区翠湖北门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后公示,让我们得以知晓翠湖北门片区改造后的大致模样。
也就是说,偌大一个翠湖北门片区,93%的土地用来建公园绿地,6%的土地建文化设施,剩余1%的土地用以留住老昆明记忆,把原地建有的袁嘉谷和王九龄故居更好地留存下来。
其中,编号“WH-CH-C1-01-01”土地,面积1.98亩,地块系袁嘉谷故居所在地位置。始建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袁嘉谷故居,是云南唯一一个状元——袁嘉谷先生留存在昆明的老宅。袁嘉谷先生在云南大学任教19载,先生一家人亦在此生活了数十载。
上个世纪50年代,云大购得袁嘉谷先生故居,并入到云大固定资产中。
而编号“WH-CH-C1-01-04”地块,面积2.17亩,就位于云南大学南门斜对面,系王九龄故居所在地。
1952年,云南大学购入王九龄故居;1953年,云大为云大教授刘文典先生在此设了杜甫研究室。
无论是袁嘉谷故居,还是王九龄故居,因为皆是传统土木建筑。
历经近百年时光洗礼中,土木建筑构造的两所故居需要持续性地保护。
从新近发布的《五华区翠湖北门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显示,这两处故居将在原有规模上,进一步扩容。比如,实际占地面积400平米的王九龄故居,将在现有基础上扩容至占地面积1448.01平米,占地规模比原有基础上翻了3倍还多。
至于原省文联和省文联宿舍拆了要建什么?从公示的控详规来看,这里规划为占地面积22.36亩的文化设施用地,且容积率仅为0.5,建筑密度35%,绿化率40%,建筑限高18米。
未来,这里将呈现出建筑限高不超过18米的文化设施建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