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看来,云大附中仿如神话般存在,只可仰望,难以企及。
自从昆明35所民办学校转成了公办学校后,风向变了。
传说中的“云大附属”系中小学,全部名列“民转公”名录。
这包括云大附中一二一校区、云大附中星耀学校、云大附中大学城校区、云南大学附属会展学校。
拥有近百年历史积淀的云大附中,2022年变得越发亲民,可以普惠更多家庭。
始创于1927年的云大附中,在95载历史长河里,一直在省立中学、云南大学子弟学校、公立学校、优质中学等不同标签中转换,而今,“公立学校”+“优质中学”等多重标签全新定义云大附中。
这是昆明人的殊荣。
在昆明乃至云南,云大附中从来都是传奇般地存在。
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熊庆来、李广田曾任过校长,李公朴、闻一多、楚图南、张光年、吴晗、冯素陶等名士曾在学校执教,学校还培养了张天虚、庄育智、戴永年、齐怀远、杨一堂、熊秉衡等优秀学子。
云大附中将此作为校训,沿用至今。
进入21世纪后,云大附中在昆明有了一校六区:一二一大街的校本部、云大附中星耀校区、云大附中呈贡校区、云大附中大学城校区、云大附中喻昭学校、云大附中西林校区、云南大学附属会展学校等。
诸如2007年挂牌成立的云大附中星耀学校,成立伊始就集合云大附中优质师资资源,面向全国遴选的优秀教师组成了强大的师资团队,并秉承云大附中初创时的办学理念和宗旨,传统优良,底蕴深厚,特色鲜明。
成绩卓越、表现突出的云大附中星耀学校,和学校近百年的历史积淀不无关系。
2021年7月,昆明市招生考试院发布《2021年昆明市主城区普通高中录取公告》,在第一批次招生录取学校名录中,云师大附中和云大附中星耀学校统招录取分数均为“572”分(数据源于昆明市招生考试院官方发布)。
2022年,距云大附中星耀学校约3公里的自贸区核心区地铁4号线玉缘路站附近,由本土企业俊发集24年之大成在此落子一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的俊发未来城,和云大附中正式签约。
一个昆明热点板块和百年名校写就的传奇故事,于2022年正式拉开序幕。
为什么把云大附中进驻昆明自贸区视为传奇?
这和自贸片区昆明片区属性和定位有关。
我们重新审视自贸区昆明片区的现状和未来,即可知晓。
于2019年底获批的自贸片区昆明片区,短短2年多时间,吸引数千家企业以及诸多产业链在此聚集。
一组数据可以作证: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挂牌运行以来,新增注册企业30144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02家。
这其中,不乏诸多世界500强企业的身影。
当一个区域被时代推到聚光灯下,自贸区板块价值的爆发就是显而易见的事了。
2021年,自贸区昆明片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550亿元,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引进市外内资18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2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3亿元,增长4.6%……(数据源于昆明市政府官网)
面积76平方公里的自贸区,已然成为昆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如今的自贸区昆明片区,正向南亚东南亚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的逐步迈进。
尤其是2022年的昆明自贸区,坐拥航空、铁路、陆路等集合枢纽之利,以及RCEP叠加利好,备受全球关注。
当本土企业俊发集数十年之大成在自贸核心区落子,实属集合了天时地利和人和。
俊发为云南锻造的自贸区城中之城——俊发未来城,项目方圆4平方公里,妥妥占据自贸区C位,以6280亩的恢弘规模重新定义昆明东南新中心和城市中央生活区。
这包括今年2月开建的首所9年一贯制学校,而这所学校就是牵手了文中开头所说的云大附中系。
轻松上车自贸区板式楼
在很多人看来,自贸区尚是一片集合昆明产业发展和钢筋混凝土的热土。
是俊发将这一片理性土壤赋予了城市温度和人文温情。
首先,方圆4平方公里的俊发未来城,自带50万㎡、包罗万象的TOD商业,将昆明街区商业、社区底商、文创商业、休闲娱乐商业、集中商业、文创商业、创意工厂、社交商业集于一体,满足业主全龄、全业态、全品类、全方位需求。
其次,园区内规划打造占地面积约1050亩的环形公园,相当于3个翠湖公园那么大的生态公园,还同时串联了3个地铁站、宝象河两侧50米绿化带、轨道4号线沿线绿化带及昆洛路两侧绿化带,为业主提供健康、生态的生活环境。
宜业宜居的俊发未来城,成了很多人想了就能企及的“云大附中上车盘”。
云大附中由俊发全面承建,学校直属云南省教育厅,由官渡区政府和云大附中主办,学校建成后,由官渡区教育局调配云大附中师资等资源办校。
目前,俊发未来城首批获得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颁发预售证的4号、5号2栋住宅,面积约92-123㎡的板式住宅,两梯四户、三梯六户,真正做到了南北通透、动静分区、干湿分离、明厨明卫的板式方正户型,让未来自贸区业主优享闲适家居生活。
你还别说,2022年,不仅云大附中变得愈发亲民,就连俊发在自贸区升级的板式楼,也如此亲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