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效
三面环山,一面邻水。说的就是你,拥山环水的昆明。
昆明,这个始建于公元763年的城市,经过1255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的昆明,俨然向国际化城市迈进。
拥有如此丰富的山水资源以及厚重历史积淀的昆明,城市规划建设,是遵循百花齐放、越建越高、城市色彩五彩缤纷,还是充分遵循原有自然、地理风貌,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个“高原生态水乡、历史文化名城、多元地域文化、现代时尚开放”的建筑特色定位的高原湖滨山水城市?
当然是后者。12月25日,昆明市规划局发布《昆明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昆明城市导则)。
昆明城市导则,对昆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各区域规划、城市色彩、建筑高度等均作了明确规定。
昆明将塑造高原湖滨山水城市
昆明市域层面塑造高原湖滨山水城市的自然环境特色,尊重昆明高原山地地貌、水系密布的自然地理特征,充分发挥各类自然地质地貌的景观价值。加强各县(市)山体、水体周边景观视线控制,塑造特色山地景观风貌。
昆明中部,彰显山水相融现代都市风貌,充分发挥“山、林、湖、河”等各类自然地貌的景观价值,塑造高原湖滨山水城市的自然环境特色,尊重山地地貌、水网密布的自然地理特征,彰显高原湖滨山水相融现代都市风貌。
昆明东南部,则展现喀斯特地质风貌,严格保护坝区优质耕地,杜绝坝区城镇无序扩张,彰显坝区景观风貌特色的基础上,要对主要面山区域、水体、森林公园、田园风光、城市主要出入口及城市边界、重要开放空间等进行坝区空间格局进行管控。东南部充分展现喀斯特地质地貌,加强保护地质地貌自然景观风貌。
邻水而居,是千百年来国人居住传统。
而随着滇池、阳宗海水质的改善,越来越多企业蜂拥而入,欲在环水区域开发领域分羹。
滇池和阳宗海湖畔开发和保护,如何协同并举?
昆明城市导则对此作了明确规定。
昆明开发,将彰显依山、滨湖的山水城市格局特征,都市核心区保护遵循“群山环抱、池海湖泽、山水相融”等自然山水格局,加快面山“五采区”的植被修复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滇池流域综合治理,控制环滇池区域及阳宗海区域特色山水风貌,严守环滇池区域、滇中东区、安宁地区、阳宗海地区四个坝区的城市开发边界,保护城市自然山水格局。
环滇池区域开发,尊重和保护长虫山、碧鸡山、金马山、滇池形成的“大三山一水”的城市自然山水格局。
阳宗海地区,则保护“一海、四河、三田、七山”的自然景观空间格局,突出对阳宗海区域内“山、湖、河、田”自然风景的修复和美化,保护应明确“一海、四河、三田、七山”等内容。
城市建设,将加强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突出山水城市景观特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昆明主城和呈贡区,塑造“远山大城”
昆明主城区和呈贡区,塑造“远山大城”景观风貌特色,构建现代都市景观,强化与山体相协调的天际线轮廓。
通过对城市空间的策划,加强公共空间组织,优化城市功能,方便居民生活。加强土地的混合利用,提高土地与空间效益,提升城市活力。
昆明城市建筑高度,是越高越好吗?
此次规划导则,做了明确规定。昆明城市规划建设,通过高度控制,塑造城市空间轴线、景观廊道,构建城市视觉中心。但并不是越高越好。
滇池流域地区,在符合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净空保护区域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东风广场制高点控制在 400 米左右,巫家坝制高点控制在 450-600 米;呈贡区制高点控制在 300 米左右;主城其他片区的中心标志性区域制控制在 200 米左右,昆阳、晋城片区一般建筑不超过 100 米。
保护昆明历史城区传统轴线,塑造巫家坝飞虎景观轴、呈贡中央景观轴,严格控制轴线两侧建筑高退比和展开面,形成优美的天际线。丰富和提升入滇河道两岸以及公园、湖泊等大型开敞空间周边、高架道路、铁路、重要河道等线性路径两侧的界面景观。
打造二环高架、彩云路、南连接线作为城市的主要空间轴线,严格控制两侧的建筑和环境元素,加强快速交通的视觉感知体验。
昆明城市规划导则,对城市色彩也做了明确规定。
昆明地区建筑色彩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环境协调性原则(与自然山水相协调) 、气候协调性原则(与阳光、蓝天相协调)、传统尊重性原则(历史地段和街区)、个性突出原则和分类指导性设计原则等。
建筑色彩应分段处理,色彩协调,形成自然过渡,高层住宅建筑底部和顶部选用同色系与主体建筑分段搭配,形成三段式建筑特征。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