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老昆明的文化荣光,这家东方书店从1926年穿越而来

文/晏婷 图/瑾言

三扇窄窄的木门,诗人于坚书写的牌匾挂于门头,雨季的昆明,老街上的青石板路被一场不合时宜的雨淋得湿湿嗒嗒,东方书店就像个不爱说话但包容的大人,静静地立在路边。

我和好友走进去,注意到门边立着的“回收前任”牌匾,注意到西南联大80周年藏书签,注意到很多旧书、旧柜子、旧物件,注意到闻一多、冯至、林徽因、胡适等民国大师的黑白照片,觉得这间书店有些不一样。

兜兜转转,好友突然在一旁的书柜上发现找了许久的一本书——台湾原版《未央歌》,而我直到现在,仍然记得她手里握着那本书去付钱时候的表情,眼睛带着灵气地忽闪忽闪,表情又惊喜又感激,像是被一束光照着。

从1926年穿越而来

这间位于昆明老街的东方书店,身披老昆明的文化荣光,从1926年穿越而来。

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语系的昆明人王嗣顺先生回到家乡,受民主和科学的“先声”滋润,于1926年创立了“东方书店”,选址文明街,专售“三民主义”等进步书籍,也收售古旧图书。

西南联大时代,清瘦的读书人鹄立昆明街头,汪曾祺,朱德熙等大家来来往往。东方书店的门口常常支起大瓦数的灯泡,灯下,连冬衣都典当出去的学生,彻夜捧着书读。

彼时的东方书店,一度成为昆明的文化地标,铭记着一座城市坚定挺起文化脊梁的高光时刻。

(1944年,美国老兵米勒特拍下了当时的东方书店)

巧合的是,在昆明“东方书店”开业的时候,几乎同一时间,欧洲著名汉学家普罗赛在伦敦也开起了一家“东方书店”,专售中国的古旧图书。

两家书店,一东一西,仿佛冥冥中的照应。

只是风雨近百年,伦敦的“东方书店”一直立在大英博物馆后门的小街上,历经四代,代代相传,而昆明的“东方书店”却在历史的浪潮中渐渐望不到踪影,让人不免有些唏嘘。

现在的东方书店,是在老书店原址的基础上复刻重建的,于去年6月16日开业。现任店主李国豪出生媒体,酷爱读书,他想让书店再次成为云南文化地标,延续民国风度,讲述本土记忆。

按照他的话说:“我们接过了火炬,历史上曾经亮起的灯火,将重新照亮。”

“我不是暴发户,也不是富二代”

东方书店开业至今,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李国豪被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是富二代吗?”

的确,在快节奏消费充盈的时代背景下静静的开一间实体书店,确实长着一副不太会赚钱的嘴脸。

但李国豪不是,他既没有富二代的背景,也不是什么暴发户。

我甚至还和他聊过如果有一天书店坚持不下去,会不会去借钱的问题,他说:“真的到那一步我还是会借的,毕竟无论如何我都一定要坚持到2026年,东方书店刚好100年。”

2017年7月30日,在媒体做了12年的李国豪把一纸辞呈递到老板的桌子上,辞呈上赫然写着这样一行字——“感谢在这里的这些年,培养了我适度的野心。”

辞职之后,李国豪偶然接到之前一位采访对象打来的电话,说了昆明老街东方书店原址复建的项目,他心里一下子就跳起来。

“说到东方书店,那得了啊,从民国过来的,还是原址。”

那天,李国豪和带他入媒体行当的一个老师分享了这个消息,两人沿着盘龙江边走边聊,从东边走到西边,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书店的雏形基本已经呈现在眼前

“人干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找到一个你认为可靠的理由,我给自己找的理由,说起来还蛮崇高的。”

“我受到一个刺激,日本学者大前研一说,中国现在的状态就是走在大街小巷,娱乐场所和按摩厅很多,但是你能看到几家书店呢?中国人现在的阅读状态永远无法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我们读屏读的太痴迷了。”

李国豪说,“我其实想过,书店不会赚大钱,投入了很多的心思和精力,利润也很微薄,但其实人的一生不是这样衡量的,不是用你每个月拿到多少钱来比,而是在获得最基础生活保障的同时,你的精神上获得什么。”

虔诚的守望

原址复建的东方书店,虽然一切都是新的,但却又处处透露着老故事的味道。

抗日战争爆发时期,老东方书店进货的书源断绝,王嗣顺先生便开始收售旧书。延续老店的传统,现在的东方书店同样收售各类旧书,进门处立着的“回收前任”牌匾,就是在号召大家不要忽略了旧书存在的意义。

“旧书有两个下场,要么被称斤卖,要么去到废纸厂被打成纸浆。如果有新出的再版还好,如果没有,它们所承载的那些珍贵的文化信息就没有了,文化就消失掉了,”李国豪说。

“现代人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碰撞太少,交流太少,很多人就在手机上和世界沟通。读旧书这件事情,有一种神秘的喜悦在里面,看到前面读过这个书的人留下的痕迹,冥冥中就产生了某种连接。”

“人的本性上是孤独的,但是像这样交流,在孤独上面产生了丰富的愉悦感。”

除了收售旧书,东方书店在选书上也大有讲究,多为人文历史、思想史方面书籍,还设有民国和云南文化两个特色专柜。《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昆明古今地名考释》……东方书店虔诚的对着它成长起来的这片土壤。

梁文道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看一个书店好不好,要看它不卖什么书”,东方书店大概是我在昆明见过的最有态度的书店,不是什么畅销就卖什么,什么走俏就选择什么,它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八不卖”:不卖成功励志,不卖心灵鸡汤,不卖成仙修道,不卖养生保健,不卖发财宝典,不卖野史禁闻,不卖算命卜卦,不卖厚黑谋略。

前半个世纪,东方书店是闻一多、李公朴、汪曾祺等学者名家经常造访之地。而现在,

平均每月5场以上的作家签售会、文艺沙龙和读书会在这里举行。后半个世纪,东方书店依然是学者名家的思想交流阵地。

向着光明那方

老楼,老窗,老桌,老椅,东方书店的朝向是真正的面朝着东方,每天迎接着昆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但除了阳光,我心里的东方书店是带着光的。

开头提到的好友,她手里捧着的那本未央歌,在那个瞬间照亮了她。而走进这里的每个人,好像都被不同的光束照着。

就像李国豪说的,“在大时代的潮流之下,很多微小的个体都有自己非常痛苦的地方,和时代不一定能相融。就像走夜路,走着走着茫然无措,总觉得差点什么,但你到了一个书店,就像走到一个巷子口,前面突然射了一束光。”

“这束光,可能是书店里的一本书,或是遇见的一个人、一个场景,一下子就点醒了你。”

他的话音未落,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关于东方书店的很多场景:

有的人在这里找到一本好书,静静的阅读,然后离开;

有的人热衷于参加这里举办的各色作家签售会,文化沙龙,读书会,完成思想与思想之间的交流和碰撞,然后离开;

还有那么一些人,漫无目的地走进这里,顺手点上一份下午茶,却发现连一块蛋糕、一杯奶茶都带着浓浓的民国记忆。他们开始回望书店历史,开始从零审视周遭的一切,就像突然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了一个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满怀分享欲的走出书店……

东方书店是有生命的,这里的光,这里的历史底蕴,这里的文气、态度、思想、所坚持、走进来的每一个人、以及主理人李国豪,都是书店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采访结束的时候,李国豪起身去招呼客人,我留在书店二楼的窗子边,静静的坐了一会儿。

那场不合时宜的雨早已停了,太阳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光来。望向窗外,长满新叶的绿树摇晃着,努力的向阳生长。

采访后记:

击中,照亮,抵达。

诸如东方书店,大大小小的实体书店就像蜡烛,带着光,撑起了黑暗中异常“温暖”的部分。

但蜡烛不是必需品,温暖也始终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慰藉。

这不可逆转,这是时代的变奏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身披老昆明的文化荣光,这家东方书店从1926年穿越而来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