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傣语里,勐佑是绿色的坝子之意。
勐佑是滇红之乡凤庆县下辖的一乡镇,距凤庆县城约30公里,距昌宁县城约30公里。
昌宁归属保山,凤庆则归属临沧。
在漫长的人走马驮旧有时光里,连接昌宁和凤庆的勐佑,位置颇为重要。
现今的勐佑镇习谦村,就曾是一个重要驿站。
“古驿梅花”,曾是顺宁(凤庆曾用名)十大名景之一。
这说明,古往今来的勐佑习谦梅花特别美,很有名气。
峰峦叠嶂的横断山云岭系无量山,纵贯凤庆而过;亦将横断山脉独有的雄奇险峻,留给了勐佑。
仅留给勐佑镇一个小得可怜可爱的绿色坝子,撑起一个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从昆明到勐佑,搭乘大临铁路线动车到云县站,耗时3个多小时;再在云县动车站转乘网约车或是大巴车到勐佑,从天猴高速驱车至勐佑镇政府,约50分钟。
也就是说,昆明到勐佑的车程,大约4小时左右。
绿色的坝子
素有“绿色的坝子”之称的勐佑,坝子是绿的,山也是绿的。
一条名为“罗闸河”的河流,从昌宁的高山绝涧中流出,途经勐佑小镇时,水势变大,河水看涨,当罗闸河遇上勐佑镇内另一条河流——乌马河,两河交汇后,继续向凤庆县凤山镇流淌,最后,途经云县境内汇入澜沧江。
无量山系,澜沧江和澜沧江支流,几者叠加一起,孕育并成就凤庆优质大叶茶的沃土。
这里,空气水分含量高,湿度大,日照时间极为丰裕。
加之这里有茶马古道驿站,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产茶基地;勐佑的茶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
勐佑人赵明,从小就和茶打交道,“祖祖辈辈种茶、制茶,自然也就成了勐佑茶人。老祖宗留话下来,说我家的茶种,是源于澜沧江中下游的双江勐库。”
绿色坝子勐佑镇,下辖20个行政村,茶园面积高达12.7万亩,约占凤庆县茶园面积1/3。
平均下来,一个勐佑人,拥有2亩以上的茶园。
经过几年积累,攒了点钱的老板,7年前在勐佑镇要道口开了这家酒店,传统工艺种茶和新兴职业开酒店,两者都没有耽误。
这也说明,勐佑人和茶的缘分,简直是密不可分,牢不可破。
勐佑丛山峻岭间,生长着凤庆县品质极高的大叶茶,有着凤庆县最大面积的古树茶园。
初识立达
勐佑有20个行政村。
立达村,是其中一个村落。
立达村委会,距离勐佑镇政府30多公里,是离勐佑镇政府最远的村落之一。
30多公里的路,需一小时车程,说明车速很慢。
在平坝里生活惯的人,偶然间前往立达村,颠簸陡峭的盘山公路,坡陡、弯急、路窄,常常让人难以适应。
这447户农户,每家每户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星星点点地点缀在群山之间,被连绵而葱翠的群山,遮盖得严严实实。
只有站在山顶,方能看见有村民生活在大山里,“这里一家,那里一户。”
“山里的人家,水源怎么解决?”
立达村村委会监委主任赵廷强说,山里的人家,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
这里不缺山泉水,泉水甘甜清冽。时时流淌的山泉水,只需一节节对开的竹筒相连,就可以直接引进家中,且一年四季泉水不断。
而成片的古茶树,就隐藏在立达村群山之中,面积超过1000多亩。
立达村山寨小组村民鲁子兴一家,自家有20多亩茶园,20多棵古茶树,“古茶树树龄说不清楚,反正茶树很粗,要两只手才围得拢。”
勐佑镇最远的村落,面积最大的古茶树,是勐佑镇党委、政府下定决心在立达村举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斗茶大赛,让国人关注勐佑的同时,亦让更多人知晓立达。
立达,其实是斗茶大赛举办地地名,而非外人误解的“冠名商”。
7月13日的立达村委会,从早到晚,都是人声鼎沸。
年逾60岁的立达村村民赵立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
用勐佑镇生产的土陶罐,装以一定数量的当地大叶茶,将陶罐放在炽热的炭火上烤一烤,抖一抖,再放一放,经过数十乃至上百次的重复动作,茶色焦黄,茶香四溢,烤茶完成,灌注柴火烧涨的山泉水,立达村有名的“百抖茶”,就完成了。
百抖茶,是当天的公益“茶饮”,随到随有。
从早忙到晚的赵立国,几乎没有歇息的时间,在有条不紊地忙碌中,他心里可乐活了,“从未见过有那么多的人来到过立达村。这是大好事!”
这一天,来自勐佑镇20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320个村民小组的村民纷纷赶往立达村委会。
这里热闹空前,盛况空前。
村委会会场简陋的彩钢瓦顶,哪里掩得住人们爱茶、斗茶的激情。
1000多年后的无量山中段山顶,一场关于凤庆大叶茶的“无量山论剑”,系勐佑镇的头一遭,亦是凤庆县、临沧市的新鲜事。
勐佑镇的斗茶大赛,参赛茶叶全部产自勐佑镇区域内的茶山,由各村落以村委会为单位报送参赛作品,参与红茶、白茶、晒青等三种品类的比拼,评审专家们通过汤色、香气、口感等多维度评审、打分,以分数多寡,依次决出一、二、三等奖。
评审团专家委员会则来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农业部门等茶叶专家和学者,现场有公证机构全程公证。
通过几轮角逐,层层筛选,不同奖项被几个村落的村民摘得。
界牌村报送的两款晒青,一款得了一等奖,另一款为二等奖。
阳光自信的杨春银,谈起自己的制茶手艺,说全是妈妈教的。

晒青一等奖获得者杨春银(右)
在下午的拍卖会上,杨春银制作一公斤晒青,从2180元的起拍价,被推高至8800元,最终被当地一名爱茶人士高溢价拍得。
奖杯和荣誉,是对勐佑茶人最好的犒赏。
这一次,很多人因此记住了勐佑和勐佑茶。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