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那柯里:两条小河串起的茶马古驿站,明清时期富甲一方

云南普洱,那柯里古驿道

民国时的普洱,被称作“思普沿边”。

“思”是“思茅”,“普”指现今的“宁洱”,“沿边”表明普洱与老挝、缅甸接壤。

1942年,国学大师刘文典老先生从昆明赶往普洱,全程乘坐人力“滑竿”,单程耗时20多天。两地往返时间接近50天,加之老先生在普洱(现今宁洱)磨黑镇逗留月余,他未能在开学前夕赶回西南联大上课。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不得不离开西南联大的刘文典老先生,后来是云南大学最有名教授之一。

距刘文典先生到访普洱82年后,2024年9月,我们跟随云南省文旅厅主办的“云南民歌大家唱”采访团赶赴普洱。同样是昆明到普洱,我们乘坐开通近3年的中老铁路动车,耗时不过3小时。

82年时间,从昆明至普洱的通勤时间,从20多天骤降至3小时,曾经“沿边”的普洱早已跃升为开放前沿。沉睡数十载的那柯里,亦再次繁忙起来。

中老铁路上的元江大桥

那柯里:马过会哭泣的地方

在傣语里,那柯里是“河边的稻田”,表明这里的土地相当肥沃。

但在马帮年代,马锅头把那柯里称为“马哭里”,意思是:运输茶叶的马帮路过那柯里,劳累的马都要在这里留下伤心的眼泪。

云南普洱,那柯里古镇里的马

明清时期因普洱茶闻名于世的普洱,这里大部分地域因地处横断山脉的无量山系、哀牢山系,到处都是高山险滩,爬不完的山,过不完的河,道路艰难。一路长途跋涉的马帮,要赶到那柯里歇脚,还得趟过两条小河。

云南普洱,那柯里古镇的头道河

也难怪刘文典老先生无法如期赶回昆明城中的西南联大,实乃道路险阻,通行不畅。

我们实地到访的那柯里古镇,其实是普洱市宁洱县同心镇的那柯里村。

那柯里村距宁洱县城22公里,距思茅区24公里。

在马帮行走的年代,地处普洱(现今宁洱)和思茅中间位置的那柯里,刚好和两地相差一个马站。从普洱茶集散地普洱府出发,人走马驮一天,可在那柯里休整一夜,而后启程赶往下一站。

那柯里的石板路

明清至民国的数百年时间里,那柯里的位置实在太显赫,完全可以和现在的昆明磨憨口岸等同。从普洱府出发的普洱茶,在那柯里集结后,往滇西北方向,经大理、丽江,运往西藏、印度;经大理中转后,往滇中的楚雄、昆明、曲靖,经成都、重庆运往中原地带;往滇西南,经澜沧、孟连直达缅甸……

云南普洱,那柯里古镇一隅

如今,随着四通八达的高速路、铁路线,在普洱境内构建起密集的立体交通网络,曾经车水马龙的那柯里早在数十年前就安静下来。

古朴宁静的那柯里曾富得流油

2024年9月12日,我们从普洱市区出发,经昆磨高速路或是昆磨高速、213国道驱车前往赶往那柯里古镇,约30分钟车程即达。

云南普洱,从213国道岔向那柯里的步行道

从213国道转向那柯里古镇的岔口,需下车步行前往。仅步行几分钟,我们即进入那柯里古镇的门户——头道河上的风雨桥,过了桥,一条数百米的石板路,连接起古镇另一头的风雨桥。

那柯里古镇,头道河上的风雨桥实景

约500米的距离,那柯里竟然有两条小河横贯,成为拱卫那柯里的天然屏障。

史书记载,明清时期的那柯里,无论是头道河,还是那柯里河,这两条河的桥头均有重兵把守,收人头费、纳普洱茶税……源源不断的马帮走过,让源源不断的财富在那柯里留存下来,以至于现在古城里的老人都说,那时的那柯里富得流油。

那柯里古镇一隅

在过往数十载时光里,因交通方式的更迭,一度被遗忘的那柯里小镇,如今仍留存着往昔的繁荣景象。

那柯里古镇一隅

沿路是古朴的民居、潺潺的溪水,再跨过那柯里河,即进入云南茶马古道那柯里路段遗址,斑驳而厚重的石板路、深凹的马蹄窝,恍惚间,那个马帮铃响的时代又回来了。

我们到访那柯里之际,恰是雨水霏霏。横贯那柯里的头道河、那柯里河,水势不小,尤其是头道河右岸的超级水车,转速很快。

那柯里古镇,头道河里的水车

头道河上高大巍峨的风雨桥名为“千年桥”,和那柯里河上的风雨桥,始建于清代,重建于现代。两座风雨桥的桥身,用10余米长的钢混建筑分别浇灌支在石墩上连接东西两岸,两岸桥头有砖墙悬山顶洱房与桥身联为一体,形状单孔方形木面栏板瓦房风雨桥,供过桥人休息避风雨。

清朝要建造这样的古桥,造价相当昂贵,非一般人能承受。

而桥头的百年马店、静默的马掌铺、斑驳的马灯马鞍、被缰绳勒出厚重印记的拴马桩…..无一不透露出曾经这里的车水马龙。

那柯里古镇,拴马桩

旅游让那柯里焕发新活力

那柯里作为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驿站之一,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人们纷至沓来。

到访过那柯里的人们,绝大多数都会被古道旁的高老庄所吸引,这是一家经营数百载的普洱茶庄。

高老庄90后的少庄主高仕兴说,他们家在那柯里居住的时间至少有八九代人了。村里姓高的村民,大多数是从他们家开枝散叶出去的。

那柯里古镇一隅

高仕兴是茶农世家,至今仍在那柯里附近拥有30多亩茶山。普洱有名的困鹿山古茶园,距此不过50多公里。

数年前,嫌弃那柯里闭塞的高仕兴,曾在外游走。随着那柯里游客逐年增多,开了眼界的高仕兴觉得那柯里机会多、潜力大,遂返乡和父母一起操持茶叶生意。

云南茶马古道那柯里古道实景

在父辈经营数十载茶店基础上,高仕兴创立了“仕兴号”普洱贡茶品牌,用与时俱进的营销方式,让那柯里茶叶走得更远。因为精湛的普洱贡茶制作技艺,高仕兴几年前还被评为市级非遗传承人。

3年前中老铁路的开通,让到访那柯里的国内外游客呈递增态势,高仕兴家的茶叶生意也越做越大。

在有关部门支持下,高仕兴带头成立了那柯里茶叶农民合作社,担任合作社理事长。每年,高仕兴在村里额外多收购五六十吨鲜茶叶,用自家秘传的贡茶制作技艺,不断做大那柯里茶叶品牌。

距高老庄不远,百年荣发马店正在装修升级。不久的将来,荣发马店将升级为集餐饮、住宿、民俗体验、茶艺休闲等于一体的民宿客栈。

不再是繁华商贸通道的那柯里村,如今凭借旅游文化产业乘势而起。为重现当年那柯里茶马驿站兴盛繁荣的景象,政府部门投入资金对茶马古道遗址进行修缮、保护,建成了河道自然景观、古道陈列馆、连心桥、驿站广场、人行木桥、水车、碾子房、同心亭等10余个人文景观旅游景点。

那柯里古镇,那柯里河上的风雨桥

那柯里的农家乐、民宿客栈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村里建起了土特产品一条街、特色小吃店、民族饰品店等。目前,那柯里村日均接待游客700余人,每年可实现营收2000W+。

那柯里的马帮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普洱那柯里:两条小河串起的茶马古驿站,明清时期富甲一方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