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勐佑,绿色坝子,土陶古驿,金色水乡,GET到你没?

云上花海一神奇,山水田园一幅画,茶马土陶一首诗,肖汉英雄一部剧

凤庆县勐佑镇实景(去年实景图)

凤庆县勐佑镇实景(去年实景图)

凤庆勐佑镇,不仅是绿色的坝子,更是土陶古驿站,金色的水乡。

这里,走出了凤庆县第一位共产党员——肖朝汉。

肖朝汉故居

肖朝汉故居

有烧了300多年的勐佑土陶窑。

有数百年历史积淀的古驿站。

如今的勐佑人,为勐佑镇新添了云上花海和山水田园两个新景点。

勐佑新景策划“始作俑者”之一,是凤庆县勐佑镇的吴文宇。

凤庆勐佑镇云上花海一角(图片源于吴文宇朋友圈)

凤庆勐佑镇云上花海一角(图片源于吴文宇朋友圈)

吴文宇是勐佑镇党委书记,是勐佑人传说中的“网红书记”。

这个朴实无华的基层书记,他在自己名字“吴文宇”为名的抖音号,制作497个短视频作品中,记录下勐佑镇的大事小情,关乎勐佑的所有美好,点赞量超数十万。

这是一位有情怀、接地气的基层书记。

无论是7月13日举行的勐佑斗茶大赛,还是7月16日的醉美河西火把节,吴文宇用萌化的网络语、短视频提前一天预告活动信息。

每一条短视频点赞量都过数百甚至上千。

“把最活的抖音用起来,让平面宣传变成自媒体宣传!”

在勐佑镇一则工作报告里,直接把火出圈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写进报告中。

“宣传是重要的生产力!只要能更好地宣传勐佑,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愿意尝试一切新媒体手段。”

因为其他工作安排,吴文宇未能在7月13日的斗茶大赛活动现场中露面,而是在工作结束后第一时间驱车赶往比赛地。

彼时,正是大雨倾盆,比赛近尾声,现场的人们都缩进立达村委会驻地躲雨。

吴文宇抵达立达村委会时,雨停风止日出,一道绝美的彩虹悬挂在山间。

刚听闻斗茶赛场传出一公斤勐佑茶拍出8800元高价时,他兴奋不已。

这个价格,刷新勐佑大叶茶最好价格新记录。

于勐佑镇党委政府而言,这是继勐佑倾力打造的云上花海上了央视、勐佑擦亮金色水乡招牌后的又一重大利好。

低调、务实、勤奋、创新、敢于担当,是勐佑镇党委政府从上到下的干事风格。

凤庆勐佑镇云海

凤庆勐佑镇云海

也正因为如此,1983年走出凤庆的凤庆人郑建洲,时隔38年后,又回到凤庆,他联合合伙人加入到勐佑镇正在打造的河西村乡村振兴项目中;80后大学生王春寅重回勐佑,接下擦亮“茶马土陶”金字招牌之重任。

凤庆县勐佑镇河西村实景(去年图)

凤庆县勐佑镇河西村实景(去年图)

金色水乡

勐佑人口中的河西村,其实是勐佑镇勐佑村靠近罗闸河以西的大门、上聂、白果圆、河西等4个小组组成。

因为地处罗闸河以西,人们习惯称之为“河西村”。

勐佑镇河西村

勐佑镇河西村

勐佑镇党委、政府立足河西村诸多资源,着力将河西村打造成“生态农业发展+旅游观光体验”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2021年3月,项目启动;当年9月,项目开建;10月,一期项目建成!

如今的河西村,建成了河西大甩桥、生态停车场、3个旅游公厕以及一条约1公里长的木栈道。

河西大甩桥

河西大甩桥

这条木栈道曲折迂回地穿过河西村农田,木栈道中段设置的古朴风格木亭,可以瞭望亭子周遭绝美的田园风光、不远处黛青色的群山以及变化无穷的勐佑云朵。

7月的河西稻田,尺多长的禾叶,在风中摇曳,绿意盎然;青蛙躲在某些不知名的角落,在夜色中嚷个不停;稻田中,早些时候和稻苗一起落地的,是数百上千条的稻花鱼,这些鱼儿将和稻谷一起成熟。

稻谷丰收时,是捉鱼的好时节。

往年的捉鱼实景

往年的捉鱼实景

木栈道尽头,一个和田畴农舍混为一体的河西小馆,供人们休憩、闲坐、聊天,或是品茗,或是来点农家小酒,享受无尽的田园生活。

凤庆县勐佑镇河西小馆

凤庆县勐佑镇河西小馆

凤庆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河西村乡村振兴示范点的主体单位,项目负责人郑建洲,是土生土长的凤庆人。

在外面打拼了近40年的郑建洲,如今又重新回到凤庆,他联合合伙人带着资金、创意在勐佑扎根,加入到被定位于“乡愁田园,醉美河西”的乡村振兴项目阵列中。

先期从村民手中先期流转的670多亩土地,冬种油菜,夏种水稻。

在这里,人们春观黄灿灿的油菜花;秋收生态稻谷和稻花鱼。

2022年7月中旬,河西村早已成为了当地人趋之若鹜的打卡地,吸引着来自凤庆县、昌宁县、云县的乡村旅游爱好者慕名前来。

河西村附近的马场

河西村附近的马场

土陶古驿

过去的300多年时光里,勐佑土陶、勐佑腌菜,享誉一方。

这其中的秘密,来源于地处勐佑村三甲小组的勐佑土陶。

300多年前,江苏陶艺人李文灿途经勐佑三甲村,发现这里的土质特别适合烧制土陶,遂在此落定建龙窑,烧制土陶。

从此,源源不断的勐佑土陶罐、土陶碗、土陶杯等流向各地。

尤其是用勐佑土陶罐腌制咸菜,非常好吃;土陶罐烹制的大叶茶,茶香特别;土陶碗盛放的勐佑红肉(当地名小吃),更是一绝。

勐佑土陶罐腌制腌菜

勐佑土陶罐腌制腌菜

勐佑土陶

勐佑土陶

过去数百载时光里,土陶曾是勐佑人赖以生存的温暖记忆,是勐佑茶马商旅文化符号。

进入2019年后,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勐佑土陶窑的烟火渐渐黯淡下来。

勐佑镇党委政府从勐佑土陶技艺传承发扬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为创业企业提供产地,建好基础设施,外派员工到博尚参观学习,在多方合力下,成立勐佑流金岁月土陶专业合作社。

曾经流失的手工土陶制陶技术得以留存并更好地传承下去。

土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春寅,是土生土长的勐佑人,亦是一位有学识、有胆识的80后大学生,他敢想敢干,致力于将勐佑土陶技艺发扬光大。

而今的勐佑土陶,不仅兼具农家器具特点,还增加了旅游元素。

2022年,土陶馆重新恢复古老土陶烧制土窑,让人们在过去和现代技艺对比中,感受到勐佑土陶的独特魅力。

距土陶馆不远的勐佑村大寨村,当地政府重建的肖朝汉故居,早已成为凤庆县红色旅游的热门地。

肖朝汉故居一角

肖朝汉故居一角

勐佑人肖朝汉,是凤庆县第一名共产党员。

他生于1910年,先后就读于大寨观音寺小学、顺宁实验小学、顺宁县初级中学、昆华中学、云南东陆大学。1931年,他考入北平朝阳大学;1936年,改名赵灵修,进延安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在陕甘宁边区参加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南下广州,创办抗日先声社,任总编辑;同时组训广州抗日救国先锋队,担任临时工委工作;1939年1月,被日军逮捕入狱,后英勇就义(来源于肖朝汉纪念馆资料)。

如今的勐佑镇,被重修后的肖朝汉故居,在讲述英雄肖朝汉故事的同时,传承红色基因,并用物理记忆将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凤庆勐佑,绿色坝子,土陶古驿,金色水乡,GET到你没?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