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你限制了我对夜生活的想象

文/花言

如果“选择一个城市感受夜生活”这个问题开放征集选项,昆明大概永远都不会获得被思索入选的机会和时间。

恐怕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这样。

毕竟,不夜城上海,赛博朋克的重庆不香吗?昆明根本就没有夜生活的基因。

昆明人的一天,起床,上班,午饭,晚饭,井井有条。但是晚饭之后呢?

那些会玩、且不甘浪费良辰的年轻人会选择酒吧夜店KTV,挥霍青春也挥霍荷尔蒙,嗨过之后,路边小摊一顿烟火气的烧烤跟上,堪称完美。

但那些不喜欢泡夜场的人呢?除了宅在家里玩手机看剧看电影点个外卖,还能干啥?昆明的夜生活除了喝酒,唱歌,吃烧烤,再无其它选择。

每天不需要操心工作和繁杂琐事的时间不多,能真正切切让人放松、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每天下班后到睡觉前的漫漫夜晚,堪称“黄金时段”,但昆明这座城市,放任了这个“黄金时段”白白流淌。

生活慵慵懒懒,也很容易满足的昆明人总是把在这座城市过夜生活的最完美表达,安放在酒吧、KTV、夜市,烧烤摊之上。

在昆明生活许久,他们笃定,这些简单的元素场景拼凑,就是夜生活。

太傻了。

夜太美,一刻值千金

“夜太美,尽管太危险,总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

纯粹一点,让我们从夜本身开始说起。

想想那些与“夜”有关的歌,要么荷尔蒙爆棚、激情四射,要么情绪满溢;再想想电影中那些与“夜”并行的情节,总是无形中把故事推向高潮。

夜,平静,温柔,舒缓,放松,包容,抚慰。适合宣泄,适合发生故事,适合找存在感。

那些深夜不愿早早回家睡去的人,都有一颗不甘的心。不甘压力,不甘孤独,不甘寡淡。 毕竟,现在的人除了“996”,还要面对的“难”太多了。毕竟,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花钱听起来真的特别丧。毕竟,白天只有生存,夜晚才有机会个性和精彩,只有夜晚才真正属于自己。

他们的流连忘返,他们的宣泄诉求、消费诉求和个性品位追求,孕育着“夜生活”产生的前提条件,而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服务着这样一种表达。

我们常常爱说“夜生活”,其实它背后的内核,对应的是“夜间经济”。如果一个城市的夜间经济繁荣,那么我们可以等同于说这个城市的夜生活丰富。

夜间经济之于城市的意义,不仅仅是满足人的“情绪消费”那么简单,其所涵盖的场景,早已从简单的吃吃喝喝,延展到商业、旅游、交通、文化、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

夜太美,舍不得睡去的不仅是人,还有城市。

夜色一刻值千金。当一座城市从灿烂千阳的A面,转入魅惑迷离的B面。夜间经济的繁荣度,夜生活的丰富度、饱和度与精彩度,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生命力和活力指数。

昆明有夜,但没有生活

我是昆明人,在香港生活过很多年。香港的夜,从来让人欲罢不能。

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每天纵使夜再深,贪恋维港晚风、景色和灯光秀的人依然热情不减。中环尖沙咀觥筹交错,太平山顶熙熙攘攘,艺术家于城市角落倾心留下的装置,赋予夜生活另一种层次的特别。

这个城市的灯光,从来不会因为时间维度的变化而减弱,无论多晚,也总有地铁接你回家。

我也到过重庆、上海,而几乎每一个知道我要去这两个地方的人,都会花大把时间和我推荐夜生活的玩法:洪崖洞,南山,两江夜游,长江索道,外滩,东方明珠,live house…..

香港国际化的特殊地位,重庆的码头文化,民国时期就开始传唱的那句“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这些城市,骨血里就浸着夜生活的基因。

但是昆明没有。

有人也许会说,昆明夜生活的基因,埋藏在已经关张的昆都之中,那是娱乐贫乏年代,全昆明最旺盛的夜生活表达。但是昆都,说到底还是夜店酒吧的聚集地,是现代化的栽植和产物,从不是与生俱来就融入城市血脉中的。

酒精裹挟着泪水,掀翻屋顶的音乐与荷尔蒙相伴,烟味夹着汗味,烧烤摊的烟火熏着泛滥的情绪…..昆都,这个响亮的名字,这个曾经标榜昆明夜生活的名字,其筑起的生活场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座城市之中的人对“夜生活”三个字的定义和理解。

我曾问朋友,在昆明的夜生活都怎么过?

除了早就在预料之中的那些关于吃吃喝喝的答案,他还额外补充了这样一句话:“昆明限制了我对夜生活的想象。”

喝酒,唱歌,吃烧烤,这是昆明夜生活的常态。

但这,真不是夜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昆明,你限制了我对夜生活的想象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