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佳人,温婉如玉,香肩蜂腰,玲珑迷人”,这几个词常用来形容旗袍当中蕴含的中国古典韵味,承载着上世纪中国女性对美的诠释。
旗袍的美,倾国倾城,它跨越了时间,以最地道的中华服饰面料、图案和工艺,把东方的女性们衬托得婀娜多姿,风韵十足。怪不得张爱玲说,她不愿意做一个男子。因为她爱旗袍 ,爱的时间胜过了她爱一个伴侣的温度。
说起旗袍,大家总是想起上海,想起长三角,想起穿上旗袍娓娓唱着《秦淮景》的金陵十三钗。然而,就在云南昆明,一个叫金梅的女子,馆藏民国等各类旗袍600余件,被誉为“云南旗袍收藏第一人”。
金梅,字和豫。她爷爷的爷爷从北方来到云南,祖辈是满族正黄旗后裔。小时候看到外婆和妈妈穿旗袍照片,就被迷住了。
大概20余年前,金梅误入昆明一条小破街。看到一堆外国人围着一个小店,有人不惜价格,花200美金买下一颗玛瑙珠。“为什么中国人的古玩只有外国人懂?”她感慨万分,随后便开始了自己的收藏之路。
几十年来,金梅不遗余力,耗资上百万,藏品从最初的一两件到600多件。老姑奶奶听说她收藏老旗袍,就托人用各种方式带回国。妈妈的同学们毫无保留把家族的藏品交给金梅。如今,金梅所收藏的旗袍,三分之一是捐赠,其它来自于收买,最古老的旗袍已有百年历史。
当她寻觅多年才找到的德才技能皆佳的旗袍裁缝陈明师傅逝世,面对人亡技失的危机,金梅开始思考:“我们这代人该如何传承旗袍技艺?”
2016年,金梅下定决心辞掉工作,开办了传习馆。找最好的老师傅,其中就有大名鼎鼎云南民国名门之后唐公佛,教女工工艺研发和传承。
如今,金梅把传习馆设在嵩明县杨林镇,在昆明西山脚下也有一个小型的作坊,培养着8名女工,复制旗袍,还原民国风味。
金梅常想,为什么要去追求LV、GUCCI?中国有自己的美!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