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光照进会泽古城镇 文化渊源流长

在很多人的眼中,会泽也许只是曲靖市偏远的一个小县城,但其历史却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会泽有“钱王之乡”的赞誉,缘起于世界古币之最“嘉靖通宝”……

滇系军阀的代表人物护国名将唐继尧在近14年的执政期中兴办教育、筹办市政发展实业做了若干件利民兴滇的大事…..

会馆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一个多世纪以来,建于中华大地上形形色色的会馆,在时代变迁中大多毁损湮灭,而深藏于乌蒙山中的会泽却奇迹般地将会馆保存下来,44座(个)移民同乡会馆和同业会馆创造了中国会馆的几个之最……

今日,全国网络媒体曲靖行走进会泽,探访古城区,参观江西会馆,唐继尧故居,红色文化展览馆,会泽一中以及会泽文庙,感受到了会泽浓浓的历史氛围和蓬勃的教育文化气息。

江西会馆

会泽江西会馆又称万寿宫,俗称江西庙,是从前江西籍客商建造的同乡会馆。明清之际,外省汉民大量涌入会泽。外籍客民为了安全和经济利益能够得到保障,纷纷以同乡结党兴办同乡会馆,以同业协会举办同业庙会,以宗教同宗建立各类寺庙。会泽因铜业兴旺等原因,移民众多,一个地处边陲的小县城,竟先后建起省级会馆11处,另有府、厅、州级会馆7处,县级会馆2处,形成了会泽独具特色的“会馆文化”,使会泽县城成为全国会馆最多的县城。

唐继尧故居

历史名人唐继尧的故居与江西会馆同处一隅。他是一位叱咤风云,在中国历史上写就浓墨重彩一笔的一代伟人,1915年与蔡锷、李烈钧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率先在西南边陲打响护国讨袁第一枪,1917年参加了孙中山发动的护法运动,并任川滇黔三省靖国联军总司令。

唐继尧故居整座宅院坐南朝北,分前后两院,大门迎东,是一座小型的封闭式的四合院建筑群落,属会泽典型的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筑风格,前院有正堂三间、对厅、书房及马房,后院有仓房可装谷物,还有厨房,院中有一口井,井中的泉水清澈见底。前后两院共有房屋十四间,整座故居的院落保存基本完好。

唐家当时只是会泽中等人家,所以其故居与当地众多富丽崇宏的民宅相比,并不奢华而略显简陋。在这里你可以一边感慨他一生的传奇以及他故居的朴素简单,一边找寻他遗留在会泽的痕迹。

会泽一中以及会泽文庙

在会泽县第一中学校园内,由大成殿、魁星阁、名宦祠、忠孝节义祠、文昌阁、苍圣祠、崇宁宫构成文庙古色古香,气势恢宏。文庙即是孔庙,又称学宫,是读书人拜谒孔子、祈求功成名就的祠庙。云彩斗拱挑檐的大成殿檐下,悬挂康熙御书的“万世师表”、雍正御书“生民未有”朴两块匾额。位于大成殿后的崇圣祠是文庙的另一主要建筑,崇圣祠前为桂花园,寓”蟾宫折桂”之意,祠后的杉树园里植有杉树72株,象征孔子三干弟子中有贤人72位。

据了解,1926年会泽有了第一所中学 “中学堂”,直到十多年前,会泽土木、砖木结构、甚至是D级危房的校舍都还大面积存在;为接受优质教育大量学生出高价外出求学,全县高考上线仅有数百人。但如今,会泽的教育教学质量已跃居全市前列,在曲靖全市县区中实现“8年八连冠”,会泽山旮旯里也飞出了大量“金凤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当阳光照进会泽古城镇 文化渊源流长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