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发布了“西山区碧鸡街道山邑居民小组先行退出滇池二级保护区(禁建区)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征地拆迁项目招标公告”。
内容显示,项目位于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四至范围,东至高海高速辅路,南至苏家村,西至西山景区山脚,北至湖滨西路龙门生态公园(环岛)。项目拟改造总用地面积约20亩,地上房屋58栋,拆迁总建面约1.49万方。
项目总投资1亿元,此次招标规模为60万元,项目实施地点在西山区碧鸡街道山邑居民小组先行退出滇池二级保护区(禁建区)开展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红线范围内,计划开工/服务开始时间为2021年10月15日,计划竣工/服务结束时间为2021年12月31日,招标人为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碧鸡街道办事处。
这也意味着,为了响应滇池保护政策,西山区碧鸡街道山邑居民小组将先行退出滇池二级保护区(禁建区),为开展环境综合治理相关工作让路。
众所周知,今年6月底,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官网就发布了《云南省滇池“一湖一策”保护治理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公示稿)》。
滇池保护缓冲带土地利用现状图
《方案》显示,根据排查梳理结果,受“四退三还”工作遗留问题影响,仅仅是滇池一级保护区内仍有86个(片)建(构)筑物需要依法进行清理整治。
而二级保护区方面,2015年滇池就已完成二级保护区划定,一级保护区以外至滇池面山以内城乡规划确定的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及主要入湖河道两侧沿地表向外水平延伸50m以内区域,即为二级保护区,面积为606.94 平方千米。其中禁止建设区393.84平方千米,限制建设区 213.1平方千米。
二级保护区的划设为滇池保护提供了较好的生态隔离及缓冲作用。
据悉,滇池流域以约占昆明市14%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约78%的GDP,承载了60%的人口,是昆明市人口高度密集、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而滇池位于昆明主城下游,是流域唯一汇水和出水通道,也是城市及农村生产、生活污染物唯一受纳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人口的不断集聚,流域内维持自然生态更新的空间被不断压缩,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以及污染防治均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换句话说,滇池保护是一项艰巨的长线工程。
截至该《方案》发布时,滇池保护方面已完成退塘、退田4.8万亩,退房233万方,退人3.2万人,累计拆除防浪堤90km,在滇池的演化历史进程中首次实现了“湖进人退”。同时完成湖滨生态建设5.4万亩(含湖内湿地、湖滨湿地、河口湿地、环湖生态林带等),“四退三还一护”(退塘、退田、退房、退人、还林、还湿、还湖、护水)工程的实施使滇池环湖植被覆盖度从19.9%增长为84.7%。滇池外海环湖湿地植物物种增加43种。鸟类物种数量从124种增加为139种,鱼类物种现存23种。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