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滇记|徒步博南古道,风再大路再险,也阻挡不了探索向前

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在一次次探索中逐步形成的。人们对云南魅力的认知,也是在一次次入滇的探索中逐步形成的。就像儒勒·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写道的那句话:你只有探索才能知道答案。

“前方下陡坡,有个急弯,领航车顺利通过后再通知车队其它的车辆跟上,车距保持10米以上,一定要慢,不要猛打方向,注意安全……”我所乘坐的10号车里,对讲机充斥着这样的话语。刚徒步完博南古道段其中的一小段回到车中,才发现,前方的路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走。

今日,”探索云南 发现自己”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入滇记车队来到大理永平,徒步距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的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段。下雨路滑,石头上的青苔给这次的徒步旅程增加了不少难度。我们只能踩着叶子,一步一个脚印小心翼翼的通过,以防滑倒摔伤。

曲径通幽,古道的空气异常清新,路边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奇怪的植物和颜色鲜艳的野生菌,吸引着我们用镜头记录下所有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沿着古道不停往前走,时而杂草茂密,时而光线暗,时而光线亮,时而路途平坦,时而稀泥遍地,时而又云雾缭绕,能见度不足5米……前方的路看不清,只能凭感觉摸摸索索往前走的时候,仿佛瞬间穿越回2000年前,跟着马帮,风里雨里。

据了解,在中国境内的三条丝绸之路(西北的路上丝路、南方的海上丝路和西南方的路上丝路)中,以西南方的路上丝路发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时便已开通。这条丝路在汉代时称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称,既是指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缅甸直至印度的商路,而博南古道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段。

其开通于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从大理往西,经顺濞桥进入永平,经黄连铺、叫狗山、北斗铺、万松庵、天津铺、杉松哨、梅花铺、宝丰寺入永平县城,又经曲硐桃园铺、石子坡、小花桥、大花桥、博南山、杉阳街、凤鸣桥、江顶寺,过霁虹桥进入到保山境内。

博南古道过澜沧江上霁虹桥后接“永昌道”,经腾冲、梁河经缅旬至印度,是古代中国与印度洋诸国通商交流的古道。

跋山涉水,翻山越岭,雨虽然一直未停,路也一直不好走,但探索的决心却从来没有动摇过半分。重走南丝绸之路,我从最原始,最纯粹的云南生活中收获了最难能可贵的人生回忆。

那么,就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吧,抛开所有对艰难险阻的忧虑,继续这场发现云南,发现自我的探索之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入滇记|徒步博南古道,风再大路再险,也阻挡不了探索向前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