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第一生产力。
不仅动物需要植物,我们人类更需要植物。
素有中国最好植物课堂之称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最多的植物园。
我们发现,版纳植物园不仅是国内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多的植物园,它也是一个国际范十足的“国际村”。
这个小小的国际村里,不仅有国内顶尖的植物学家,还有来自30个国家约100人的国际专家团队。
成立于1959年的版纳植物园,是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与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国内外知名的风景名胜区。
版纳植物园主任杨永平介绍,全园占地面积约1125公顷,收集活植物13777种,种子数量8100份,标本馆藏标本247512份,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保存有一片面积约250公顷的原始热带雨林。
版纳植物园不仅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最多的植物园。
这其中,景观生态研究组组长,是来自英国的Alice Hughes研究员。
群落生态与保护研究组组长,是来自爱尔兰的Kyle Tomlinson研究员。
宏观净化研究组里,有来自德国的Harald Schneider研究员。
林冠生态学研究组里,有来自日本的中村彰宏研究员。
园林园艺部科研副部长,由来自法国的Sven Landrein高级工程师担任。
来自西班牙的Ahinsa,致力于大型兽类研究多年,他对2021年的北迁大象提出独到见解。
Ahinsa认为,中国对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强,让亚洲象群数量在增多。
版纳植物园高级讲解员王丽云,在版纳植物园工作近20年,对于植物园里的每一种植物和动物,她如数家珍。
绿石林的森林覆盖率超过90%,有超过1000多种本土植物和各种野生动物。
“上有森林,下有石林。故有绿石林之称。”王丽云轻松诙谐地诠释着绿石林的由来。
绿石林景区占地225公顷,是喀斯特地貌上保存完好的原始热带季节性湿润林。
在望江亭远眺,一条剧烈转折的大河尽显眼底,它就是罗梭江,是澜沧江最大的支流。
罗梭江环版纳植物园缓缓流过,为植物园构筑了独有而静谧的植物岛。
附近的傣族、哈尼族村落,和罗梭江、热带雨林交相辉映,谱出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旋律。
版纳植物园里的王莲池,是国人热逐的打卡地。
王莲,是60多年前引进的南美物种,在版纳植物园大面积种植。
莲池和棕榈园紧紧挨在一起。
傣族人民书写贝叶经的贝叶棕,是被子植物门棕榈科下的一种属,为高大乔木状棕榈植物。
拥有13777种活植物的版纳植物园,还有一个占地面积140多亩的苗圃,这里是8400多种植物的培育基地,仅姜科就有800多种,兰科植物有400多种,苗圃是植物园里的“幼儿园”。
目前,苗圃是一个尚未对外公开开放的植物基地。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