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好朋友是一个云南女孩。她总是见缝插针的给我安利各种云南的美食、美景和生活方式。每一次安利,都难掩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云南人的自豪和骄傲。
云南,这个充满浪漫主义情感和神秘色彩的地方,这个在电影,书籍,歌曲中常常被提到的绝美之地,这个当现代人都在现实压迫的窘境下谈论如何逃离北上广,依然“遗世而独立”的像梦一样的目的地,在我认识这个云南女孩后,变得更加真切。
某日,加班到凌晨,我在雾霾天的北京关掉办公室的最后一盏灯,走出大厦,收到她发来的一篇文章,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中国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其它地方,一个是云南。”
云南,当这个地方再一次被提起,坐在出租车上的我看着窗外依旧明晃的北京夜生活,突然开始审视过去20多年在这座城市的生活细节。
我是一个北京女孩,大学毕业后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三年,薪水过得去,买房也不必操心。我把自己禁锢在北京太久,习惯了闷热黏腻,习惯了在雾霾天戴个大大的口罩,习惯了上下班被人潮推进地铁,习惯了凌晨4点下班一句话也不说,就去小酒馆装颓废……
突然觉得是应该给自己一段时间,一个间隔年, 去一个全新的空间和场域。这不是逃离,不是想去证明离开北京之后我会活得更加有尊严更加惬意。只是单纯的想放空一段时间,自由一段时间,感受别处的生活步调。
于是,我决定把间隔年的开端,放在云南。
6月9日,我坐早上9点55的航班从北京飞到昆明。走出机场的那一刻,本不该属于夏日的清凉感瞬间让我清醒过来。夏天整季处于25度左右的气温,对我来说,真的太过稀奇。
紫外线毒辣,空气清爽,天空的颜色呈湛蓝,云朵则像是用丙烯颜料涂上去一样,浑厚透亮……
云南的云很美,至少我在北京从没见到过那么美的云,变幻莫测,无拘无束。它们有时候飘的很高像柳絮,像被手轻轻抹开过;有时候又压的很低,大朵大朵的像要掉下来。看到这里的云,才觉得沈从文先生那句“看过云南的云,便觉天下无云”,果然不骗人。
来到云南的这些日子,我去了备受文艺青年追捧的大理丽江泸沽湖,也走遍了云南的9大湖泊。我把大家都不太推崇的“中转站”昆明放在了最后,自然滇池也是9大湖中我最后一个造访的地方。
丽江的驼铃、雪山、青石板路,大理的洱海、客栈、海景房,泸沽湖的星空、花海、摩梭族……这些地方的生活既清澈又明亮,离欲望都市很远很远。
可我是个有都市欲望的人,渴求自然元素带来的空灵和宁静,也渴望都市生活的纷繁与烟火味。昆明没有北京繁华,但闲适的慢生活,慵懒的市井味倒也吸引我。
而滇池,则满足了我另一种欲望,这个云南最大的淡水湖,这个任性的拥有着330平方千米湖面的高原明珠,赋予都市欲望另一种平衡,让这座城市温润起来。我租了一辆车,沿着滇池岸一直开一直开,在古滇码头,看到星星点点的船只停在开阔的水面;
在环湖南路,傍山遂行,临水蜿蜒。打开车窗吹着风,虽然阴天,但窗外是昆明真正的湖光山色;
在海晏村,我遇到淳朴的渔民,他们带上自己编织打结好的地笼网,划着用橡皮充气制成的船出海打渔……
我知道滇池水质不好,也看到过那种滇池水呈绿色的照片,但站在海晏村码头,水浪裹着碎石一波又一波,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忽闪忽闪。或是近年的治理有了很大成效,或是这个村子离城远,这里的水质真的比想象中要好太多。
滇池边的村落去的越多,在滇池边停留的时间越长,再加之了解到滇池未来的发展和规划,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这里,甚至可以说在我去过的云南9大湖泊当中,我最喜欢滇池。我骨子里是个文艺的人,我想要安放内心,也向往诗和远方。但我总觉得,被标签化的诗和远方始终靠不住,硬实力也是诗和远方的必备条件。
没错,大理,洱海,泸沽湖看起来似乎都比滇池要文艺得多,但我是一个既要追求文艺情怀,又不能纯粹割舍人间烟火的人。我想要的文艺不能“离城”,它不能清高,不能脱离人间的烟火气,不能离发展迅速的大城市太远。
我不否认洱海的好,不否认泸沽湖的好,它们适合逃离,适合满足“生活在别处”的所有想象。在“文艺国”论调的熏陶下,它们自带仙气,不沾尘俗。但于我,这些地方离一个发展相对较好的现代城市太远了,始终只适合休闲度假几天。
云南是一个单中心的地方,其中心在昆明,而昆明的灵魂,就在滇池。四通八达的高铁,航线,等待完善的地铁网,一座又一座刷新城市高度和体验感的地标和商圈,再加上得天独厚无人能敌的气候条件,昆明是一座闲适舒服的、目前正在发展的、且未来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的城市。
未来数十年,昆明的城市建设和发展,都将以滇池为中心,这是荣耀昆明的最后机会。
想去哪,不去哪,想留在哪,不想留在哪,都是瞬间的自由选择。
去留,从来凭君意。
有天,我去到梁王山,在梁王山顶看到“一山观三海”的壮观景象,抚仙湖,阳宗海,滇池就在眼下,我突然觉得如果可以住在滇池边就好了。
太多人诧异我对滇池的评价,太多人疑惑我留在滇池边的选择,我只想说,你到过滇池吗?你拜访过滇池边那些还保留着原生生活的村落吗?你走过滇池边那些临水小路吗?你和多少滇池边的住民攀谈过?我想,这样的人太少,就是大部分昆明人,都不熟悉滇池周边的生活细节;就连在昆明生活了20年的前辈,和我在观音山脚看到渔民捕捞的剑鱼,他才突然惊讶地说,滇池居然还有这种鱼?
如果你还有疑惑,不妨把眼光放到10年、20年后的滇池。
我喜欢滇池边生活的惬意明亮,也看中这里的发展价值和潜力。我想留在这里,在这开阔水面触手可及,日出日落尽收眼底,都市生活也近在咫尺的地方过生活。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