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把枯燥说教用茶代替,一苦二甜三回味,你处于哪个阶段呢?

来过云南,或是了解过大理白族的小伙伴们都会知道,大理白族有个特别的饮茶文化——用三道不同的茶来招待客人,而这一习惯已经流传了千年之久。

从唐朝到现在的一千多年间,大理白族人的这个待客之道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他们对人生的感悟,也一直如这三道茶一样从没有过变化。人生三大境遇藏于平淡无奇的三道茶中,这是大理白族的智慧,亦是他们遵循的人生态度。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这道苦茶代表的寓意是立业之前都是需要吃苦的。这道茶经烘烤、煮沸而成,颜色是好看的琥珀色。闻起来非常的香,但喝下去是苦涩的味道,所以被人们叫做苦茶。通常这道茶只倒半杯,然后一饮而尽。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饮茶者喝完了第一道茶后,白族主人家就会用小砂罐重新置茶、烤茶、煮茶,白族人会放上一些红糖、乳扇、桂皮在这壶茶里一起煮制,这样煮出来的茶就会自带甜味,喝的人喝上一口便能甜蜜溢满口中。

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煮这道茶的时候原料中少不了蜂蜜、生姜、花椒与核桃仁等。在喝“回味茶”的时候,一般要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回味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一定要记住“先苦后甜”的道理。

白族人这样煮茶的方法在唐代樊绰撰的《蛮书》中有记载:“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随后在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也写到:“宏办诸长老邀过西楼观灯,楼下采青松毛铺籍为茵席,去桌趺坐,前各设盒果,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这是三道茶的最早记载。

除了宴请贵宾,在当地的婚礼中也能见到这个茶文化,但在婚礼中,三道茶之保留“苦茶”与“甜茶”两道茶,也是通过“先苦后甜”之意来祝福新人,期盼婚姻和和美美。

白族人的三道茶是人生最好体现,同时也是白族文化最好的象征,当然,它也是云南一个买不走的特产。现在因为旅游的发展,到了大理的小伙伴可以在洱海的游船上或是沙溪等地的一些店里能够体验到这个有着多重身份的三道茶。

当枯燥的人生哲理变成生活里不经意间的三盏茶,喝过自然绝对忘不了,前苦后甜、酸甜苦辣回味无穷。一不留神,一生就这样三杯茶下肚,现在你出于哪个阶段了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自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白族把枯燥说教用茶代替,一苦二甜三回味,你处于哪个阶段呢?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