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云南发改委发布消息称,为推广应用云南省区块链商品码“孔雀码”,云南省发改委(数字经济局)、云南广播电视台、阿里巴巴三方将联手打造官方直播旗舰店“孔雀荟”。
“孔雀荟”不止直播带货,还将宣传“云南范”
为推动云南省区块链产业发展,4月8日,三方就“孔雀荟”上线事宜进行深入探讨。
据了解,“孔雀荟”将在云南省发革委(数字经济局)的统筹指导下,结合三方在平台、技术、人才和内容等方面的优势,把“孔雀码”的推广应用与电商直播、短视频传播等融合,打造全网第一个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商品“一码在手,终身无忧”的购物体验店。
同时,还将对云南重点扶持的产业品牌进行全新升级、包装,对“孔雀码”商品的品牌内涵进行深度挖掘,让“孔雀荟”成为集中展示云南“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和“云南制造”品牌的平台,成为推广“云南范”的窗口。
此外,“孔雀荟”并不局限于单一的直播带货,还会利用云南广播电视台专业的主持人团队,为直播注入文化内涵、情感陪伴、热点话题和公益助力等,与阿里巴巴共同打造“有故事、有温度、有陪伴”的店铺直播间,塑造具有鲜明“品牌、品质、品味”标识和风格的“孔雀码”应用和直播场景,共同助力云南的品牌塑造和数字经济发展。
孔雀码
“孔雀码”一扫,商品的真实“身世”一目了然
3月15日,云南省区块链中心挂牌成立。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区块链平台。同时,全国首张省级区块链二维码“孔雀码”也随之发布。
简单来说,“孔雀码”就是把区块链技术植入二维码。它利用区块链可追溯、数据不可篡改等特性,把商品从生产到购买的各环节信息“上传”,以解决商品防伪溯源问题。
用户打开支付宝的小程序“蚂蚁区块链溯源”,扫描商品上的孔雀码,并输入包装内部的验证码,就能了解商品的“前世今生”。
第一次扫码,会出现“首次查验,正品认证”的绿色图样。多次扫码则会出现红色图样提醒用户谨防假冒。而且,此前“谁在哪扫”的扫码操作都有记录可查。
“二维码+区块链”,助力商品溯源防伪
假冒伪劣的水货对用户和企业是双重伤害,尤其是食品和药品,对商品的溯源防伪极其重要。
因此,孔雀码通过“二维码+区块链”,来追踪溯源,防范假冒伪劣。
而传统的商品溯源防伪技术,则是通过条码、打电话和刮涂层用查询码等来实现。但都过于繁琐,而且一维条形码又由于信息容量有限,只能存储字母、数字。
传统防伪
二维码技术出现之后,还能存储汉字,只要一扫商品二维码,商品的规格、产地、保质期等产品信息,以及原料检验报告、产品出厂报告等溯源信息就一目了然。
尽管此时二维码技术已经能解决防伪溯源问题,但问题在于,这些溯源信息存储在中心化结构上,易篡改和造假。
因此,让这些溯源信息真实可信的企图,便让区块链有了用武之地。
区块链记录
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交易透明和可追溯。它可以追溯到每一次操作、每一笔交易的来龙去脉。它打破传统中心化(一家独大式)的“信息垄断”,防止造假。当然,区块链并不必然消灭造假,只是随着区块链的应用,它能让造假成本更高。
这听起来很容易迷糊。如何向纯洁的女朋友说清楚区块链这玩意?
打个比方,假如王思聪生了两个儿子,他打算把一张存有巨额存款的银行卡让父子三同时保管。在此之前,密码只有他知道,他可以随时取款和改密码。
现在,他把银行卡交由老大保管,密码交由老二保管,而自己保管银行卡绑定的手机。那么,现在要想取钱,则需要老大、老二同时协作。如果想修改密码,则需要父子三同时协作才能完成。
谁也别想偷偷摸摸地独立完成什么不可描述的操作。换句话,任何一次操作,都将公开透明可查询……
总而言之,发布“孔雀码”,可以更方便消费者溯源防伪,用到“官方正品”。开辟“孔雀荟”直播旗舰店,则助力贴有“孔雀码”的“云南制造”优质品牌走出去。
一起期待“孔雀荟”上线吧。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