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项指标全国第一,云南能源斩落传统老大烟草,问鼎首席支柱产业

据云南省能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消息,2019年全省能源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能源产业提前一年实现我省提出的2020年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目标,并连续3年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在国内保持领先发展水平。

18项指标全国第一,5项指标世界一流

去年,云南能源产业18项指标全国第一。其中,绿色能源装机占比、绿色发电量占比、清洁能源交易占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及生产的成品油标准等5项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全年弃水电量从最高位2016年的315亿千瓦时下降到17亿千瓦时,结束云南自2014年以来的规模“弃水”历史。

全年发电量3462亿千瓦时,增长6.7%,省内用电量1812亿千瓦时,外送电量1664亿千瓦时,省内用电量增速首次超过外送电量,云南从发电送电大省向发电用电大省转变。

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达1045亿千瓦时,超年初预定目标,电力市场化交易程度超59%,位居全国第一,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105亿元,获2019年国务院大督查表彰。

西电东送电量累计突破万亿千瓦时,为东部地区减排二氧化碳8.25亿吨,云贵川渝合作机制升级、云贵互联通道工程获国家核准,使区域能源合作取得突破。

煤炭产业投资、产量齐回升,投资增长51.9%,煤炭产量自2013年后首次重返5000万吨以上、自给率再度超过60%;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全年生产页岩气6200万立方米。

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将争取完成1500亿元的能源产业增加值。

烟草业增速下滑,能源产业撑起云南工业

与此相反,烟草业作为云南“首席”支柱产业,2016起增速开始下滑,下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幅达1.5%。同年,以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等为代表的非烟工业,以12.3%的增速强力推动云南工业增加值。

2017年,烟草业增速0.5%。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增长19.6%,石油业异军突起增长534.3%。

2018年,烟草业增速1.3%,而电力成为云南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石油业增长145.7%,稳居第二。

2019年前三季度,烟草业增速2.8%,而非烟工业表现依然出色,增长11.5%。

终于,从2019全年数据来看,烟草业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不保,能源产业取而代之。

纵观上述云南产业发展变化,近几年来,在政策和市场的调节下,电力、石油等能源产业声势渐起、体量微壮,在与烟草业的较量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拐点时刻,它在一步步撑起云南工业的发展。

打绿色能源牌,云南占尽优势

凭借独特区位和资源禀赋,云南在水电、风电、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方面可谓优势占尽。

据统计,云南清洁能源比重居全国第1位。

云南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2亿千瓦,占全国的20%;已开发总量约1亿千瓦,占全国17%。两者均居全国第2位。

云南水能资源可开发量9795万千瓦,居全国第2位。

风能资源总储量1.23亿千瓦,可利用区占全省面积的11.5%。云南年均日照时间达2200小时,接收的太阳能能量相当于每年获得731亿吨标准煤。

从落后到领先,后劲开始显现

从1978年,全省发电装机规模130万千瓦,电量严重不足。

到“十二五”期间,全省发电装机年均增速高达17%,却由于云南工业落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有限,2015年更是出现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再到2017年,全省能源增加值达到863.7亿元,成为云南第二大支柱产业,仅次于烟草业。同期,全省清洁能源交易占比居全国首位。

同一年,云南省政府发布相关文件,指出要把云南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油气基地和国际能源枢纽。

紧接着2018年,全省发电装机9367万千瓦,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装机比例83.8%,清洁能源发电量比例93%,走在全国前列。

云南能源产业发展迎来新局面。

也就是2018年,在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的“三张牌”(绿色能源、绿色产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并规划“两个时段”发展云南绿色能源:2020年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2025年夯实第一支柱产业地位。

可见,能源产业在云南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拉动云南GDP增长方面功不可没。未来,云南在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所能发挥的后劲将越发惊人,在“靠天吃饭”撬动经济增长方面更将大有作为,一起期待云南崛起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18项指标全国第一,云南能源斩落传统老大烟草,问鼎首席支柱产业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