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戏骨金士杰的活力人生

上周,昆明文艺集结号正式吹响,一场深情的朗读会在南亚NEW MALL-1911温馨上演,现场吸引了众多云南文艺界大咖。活动现场,李都、沙呷等四位嘉宾分别朗读话剧原著《相约星期二》的经典片段,温暖而又饱含深情的声音传来,敲打着聆听者的内心,泛起一阵阵涟漪······他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或抬头注视前方,或低头看着书本,或闭眼沉思······线上数千人关注着同步直播,线下读者齐聚一堂。

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吸引了这么多人?《相约星期二》,1997年出版后连续44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由这本畅销书改编的舞台剧《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即将登陆昆明,而这部舞台剧的主演,便是金士杰。

不论金士杰站在哪里,都感觉像极了某些似曾相识的画面,这张脸太熟悉了,一定是那些国内影视剧片段残存下来的记忆。许多人称他“金宝”,因为他是连眉毛都能演戏的人。金士杰的戏剧人生起源于话剧舞台,他是台湾重要的剧场推动者与核心创作分子之一,也是开拓者及代表人物。如今他已经六十好几,却依然坚守于舞台。

1978年,27岁的金士杰怀揣着年少时“说个故事或者写个故事”的梦想,只身来到台北。他曾创办兰陵剧坊,期间创作了多部舞台剧本,其中《荷珠新配》可能是被台湾大学生搬演最多的剧本之一,曾演出过不计其数的戏剧、电影和电视剧作品,代表戏剧角色是《暗恋桃花源》中的“江滨柳”,台湾戏剧圈笑称,“江滨柳”一角已被下了“金士杰魔咒”,没有人敢轻易接演。

网上有人这样说他:出世了一辈子,60岁后,才开始变得入世,一个独行半生的勇士,终于卸甲归田。少年时的金士杰孤独细腻,他说,孤独是再多快乐都没法抵销的,生命让人不得不悲观。如今,这个曾经的“不婚主义者”不仅结了婚,在他阅尽沧海桑田的60岁,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对女儿,每天给他上着前60载未曾触及的崭新课程。他现在好爱笑,眼神里都是理所当然的慈爱,也有更多珍惜生命的热情,一切都那么刚刚好。

《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差不多是与他的双胞胎宝贝同时来到他的生命,从2011年起,金士杰开始塑造另一个经典角色——渐冻人莫里教授,这一角色,也让他对于生命有了全新的思考。

自2011年巡演至今6周年,累计演出200多场,每次演出几乎一票难求,在其他巡演城市,“一开始,观众在静悄悄地听,下半场窸窸窣窣有哭的声音。可是直到结尾谢幕时,我们才非常惊讶,哗,全体自发地起立鼓掌,掌声非常热烈”,导演杨世彭回忆道。

这一部培养了无数忠实粉丝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将于4月21日登陆昆明海埂会堂,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品质舞台季再续经典。4月20日,古滇名城游客服务中心二层将举办“一场关于生命的对话·金士杰昆明分享会”活动,聆听有关文化、戏剧以及生命的深刻对谈。

作为这部剧的主演的金士杰老师,用气质如玉,儒雅扮相来形容再合适不过。金士杰的一生,就是一部戏,一部有味道的戏。对戏剧的热爱、对家庭的呵护、对人生的参透,把每一天都过得有营养有价值,这就是金士杰的活力人生。

我们作为旁观者,值得欣慰的莫过于可以浏览金士杰的一生,坦然和优雅,自信和从容,不为世俗所折腰。老戏骨的活力人生,与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都不重合,对于普通人来说,忙碌奔波是生活常态,但我们可以把每一天都活得有主张、有意义,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也能彰显人生的价值,就像金士杰、以及他所饰演的角色莫里那样。

金士杰喜欢“傻子金宝”的人生态度:“一辈子跟苦难打交道,甚至把自虐当做一种骄傲来玩。”懂得苦难,才能笑傲人生。至少他出现在你面前,你不会感到获得白玉兰大奖或是台湾国家文艺奖加持的庄重和严肃,他更像就住在隔壁经常见到的爱笑的亲切大叔。

在人生退休之际,延续与社会的联结,以兴趣为核心搭建人际关系会是不错的选择。在七彩云南·古滇名城,不同的爱好可以找到自己的组织,不论是摄影、慢跑、合唱,还是书法、绘画。不仅如此,1.6万亩丰富配套,古滇大剧院、湿地公园、3800亩养老度假区、温泉SPA、古滇博物院、购物广场等,365天充满活力,是难得的原生之境和心灵的栖息之地。

与戏剧的结构选定、角色揣摩和舞台编排类似,文旅之城的建设亦是如此,在这样一个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的项目中,如何以古滇文化为基础,探寻人生价值的延续,是每个造城者所要去考量的问题。七彩云南·古滇名城作为金士杰《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的冠名单位,是要彰显一种文化的自信,是要传达一种活力古滇与活力人生的契合度。

从湿地的打造、雲上生活的定格、养老生命体系的搭建、文化社团活动的系统性建设、108泡温泉的设计,乃至未来南城综合体的规划,都是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基于关怀生命意义感知生命需求的原点出发。而金士杰的活力人生,就是一种写照,就是一种照进古滇名城中的光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一个老戏骨金士杰的活力人生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