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云南建水著名的“十七孔桥”——双龙桥上出现了一群“艺术家”。他们或安静地伫立在风景中,用画笔在画板上勾勒、添色;或用各种镜头捕捉建水的人文美景。短短3小时的时间,一幅幅双龙桥的写生油画出现在泸江河畔。一些聚拢观看的游客不禁发出感叹:“画笔下的建水,有别样的美!”
今年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州六十周年,中共建水县委、建水县人民政府特别举办了以“墨香古城 上善建水”为主题的旅游文化摄影大赛。14位来自云南省摄影家协会的知名摄影师和10位云南职业画家来到建水,通过他们的创作,来记录文献名邦的历史内涵与时代精神。本次摄影大赛共分为手拍建水、手绘建水和好摄建水三个篇章,摄影爱好者和绘画爱好者均可参加。
建水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称誉,旅游资源丰富,是云南历史文化名城。走!我们一起去建水,甩一碗草芽米线,用相机把飞驰的小火车留在相片里,穿越画框回到临安。
米轨小火车 从临安到团山的穿越之旅
“临安站、双龙桥、乡会桥……”充满年代感的小火车,仿佛将大家带入时光隧道。始建于1915年4月的个碧临屏铁路是连接滇越铁路的重要路段,也是中国最早的民营铁路之一。为了让游人能够亲身体验这条百年米轨的魅力,100年后,建水开通了县城至团山的米轨旅游观光小火车,不仅还原了老式火车的造型,而且沿用了途中乡会桥法式建筑车站。
火车行驶到团山民居,这是一个完整保存19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并被誉为“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2005年团山古民居被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认为:“这里的建筑有着端庄的外表,装饰着价值极高的优雅精致的木雕花格窗户,雕镂精细的木、石、砖各种浮雕,并有非常美丽的彩绘装饰,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珍贵遗产的典范”。虽然近年来团山民居备受游客青睐,但今天的团山,依然还是一座安静的古老村庄。村民们在祖先留下的老房子里平静地生活着。与国内大多数其他古城、古村落相比,这里没有喧嚣的酒吧,也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仅有零零星星几家本地人的小卖部和可提供住宿的民居,置身其中,仿佛时光静止在宁静的岁月之中。游览中,摄影家刘明感叹:团山民居非常值得用影像来传承和保护,让更多人发现建水的魅力。
上善建水 走进一座浓墨幽香的古城
有着千年历史的建水,明清时期一直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并形成汉文化和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相交融的多元一体文化,这也让建水城内保留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尤其是元、明、清各朝代建筑,被称为“古代建筑博物馆”。
为期3天的采风活动中,艺术大师们依次走访了朱家花园、建水文庙、临安府衙、学政考棚、朱德故居等充满文化特色的古建筑。亲身感受了建水紫陶、精美木雕、西门豆腐等充满历史传承和匠人精神的技艺。摄影家迷醉于镜头中的”文献名邦”流连忘返,画家们则停驻于美景前醉墨淋漓。行走在建水古城中,艺术大师们不禁感叹,幽幽庭院,森森古琴,涓涓流水,依廊半靠,品一杯清茶,可任时光悠悠。
岁月交叠 因摄影与建水结缘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刘建华先生和陆江涛先生从多年前第一次到建水,距今已有几十载。几十年来,他们曾多次来到建水,并用相机记录了建水的历史变迁。
刘建华说,一个地方美不美,比起自然景观更应当看它的人文景观,而建水就是这样一个在云南少数民族多样化区域里,汉文化突出的地方。在云南,建水到现在都仍然保持着比较传统的生活状态,它并没有像其它城市一样随着城市的改造与发展就改变了它的市井生活。
陆江涛1976年第一次到了建水,他说现在的建水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建水以前是很小的一个城,不像现在这样大,但是它的东西却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以前就有的。
刘建华和陆江涛先生是多年的摄影老友,也都十分喜爱建水浓郁饱满的生活气息。他们每次到建水,总会选择一天放弃早餐,早早的带着装备驻扎在建水朝阳门。他们说,朝阳门可以真正切切的拍摄到建水市井生活的影像。他们希望到建水的摄影爱好者都可以到朝阳门去看一看,拍一拍建水市民的生活。也到朱家花园、团山民居去感受一下建水至今生动的历史人文。
“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建水作为历史名邦,保留了完整而独特的文化资源。随着建水全域旅游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建水县希望通过“墨香古城 上善建水”旅游文化摄影大赛,让摄影家和画家用艺术的手法展示别样建水,也让每一个来到建水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视觉发现建水之美。只要在8月22日~9月25日期间,在云报旅游传媒微信公众号菜单中找到好摄建水并上传你所拍摄的建水即可参加此次旅游文化摄影大赛。以你之名,跟随大师,重新发现旅游建水、文化建水的别样魅力。
Tips:
1、建水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建水县城距省会昆明198公里。1987年建水被定为了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建水境内的风景名胜以临安古城为中心,辐射东南西北,形成以古城为中心的十字形构架。其间有元明清三代的古建筑群,有独具特色的滇南传统民居,近代革命遗址,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有雄奇幽深的地下溶洞群,有峻拔的高山,晶莹的温泉,有罕见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景观,有珍稀动植物等。除此之外,建水还有着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悠久的制陶史锻造了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同时也锤炼和哺育了一代代民间制陶工艺师。
2、景点
【燕子洞景区】燕子洞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云南省文明风景旅游区。景区距建水古城22公里,燕子洞以古洞奇观、春燕云集、钟乳悬匾、采燕窝绝技等独特景观著称于世。洞外古树名木生于绝壁悬崖之间,洞内外岩壁上巢居着数十万只白腰雨燕。当地攀岩高手徒手攀登上50多米高洞顶进行表演,惊险的场面令人惊心动魄。
景区地址:建水县面甸镇燕子洞风景区
【文庙】建水文庙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水文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50多次扩建修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孔子家乡的曲阜孔庙,在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建水文庙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景区地址:建水县临安路268号
【朱家花园景区】朱家花园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滇南大观园”之美称,是建水县城内朱姓“中将第”,建盖过程历时二三十年,于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建成。整座建筑包括家宅和宗祠两个部分,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是一组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富有滇南私家园林韵味的民居建筑。其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置,为当地“三间六耳三间厅附后耳,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并列联排又变通组合而成的巨型建筑群体,共有房屋214间,大小天井40余个。
景区地址:建水县翰林街16号
【学政考棚景区】学政考棚景区位于建水古城中心,坐北朝南,面宽40余米,纵深150米,占地6000平方米,房舍整齐对称,共百余间。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移至今址,是科举制度时期临安、元江、普洱、开化(今文山)四府生员举行院试的场所。学政考棚的院试,为科举前的预备考试。凡被院试录取者,便可获得优厚待遇,从此步入国家科举选士的途程。此后再经乡试考中举人,经会试、殿试考中进士,就可被委派为官员,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明清时期,全省开科取士,一榜之中,临安的生员考中者占半数之多,因而有“临半榜”的美称。
景区地址:建水县临安路
【朝阳楼】朝阳楼位于建水古城临安路,处于古城中心地带。原为明代临安卫东部军事防御工事,城门为“迎晖门”,上面建有“朝阳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后历经明、清两代和建国以来的总共七次重修,得以完整保存。朝阳楼建筑雄伟壮观,堪称古代建筑之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水的象征,是建水古城的旅游地标。
景区地址:建水县临安路
3、美食
过桥米线、草芽米线、汽锅鸡、烧豆腐、糯米揣莲藕、雪地金花、炒米豆腐、炒豆渣、拉拉粉、糯米揣大肠、油炸沙莜、朝阳一品宴、汽锅宴……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