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鲁甸绣娘,刺破贫穷,秀出新天地

一根纤细的绣花针、一缕极细的蝉丝线在薄薄的绢布上穿梭,创意云南2018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来自云南鲁甸的滇绣,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云南滇绣之美。

昭通鲁甸绣娘,刺破贫穷,秀出新天地

除了四大名秀的苏绣、粤绣、蜀绣、湘绣,云南的滇绣也是中华民族刺绣艺术中特别的一支,她所代表的民族众多,派系众多,地域环境也相异,她独立于中原汉文化的刺绣风格,具有与众不同的生命活力与斑斓的想象力。同时又集合了众家绣技之长,针法曲行如弓、直行如尺。

昭通鲁甸绣娘,刺破贫穷,秀出新天地

琳琅满目的滇绣作品挂在墙上,作品上的日月星辰、湖光山色、花鸟草虫、绣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细密的针脚中能找到图腾信仰般的日月星辰、灵动妙曼的鱼虫动物、清丽高洁的空谷幽兰、翩若惊鸿的金枝玉叶、烟波浩渺的江山名川、寂静幽美的湖光山色,寄情万物,画美如诗。

昭通鲁甸绣娘,刺破贫穷,秀出新天地

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的鲁甸,本是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之地,却因山高坡陡,自然灾害频发,基础条件薄弱,导致一直以来都是云南省深度贫困县之一。

云南滇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通过大量的调研,发现鲁甸农村几乎每位妇女都或多或少掌握最基础的刺绣技术。因培训学习成本较低、周期较短,经过培训短期内即可产出优质精品,拥有较为优质的人员优势。另外鲁甸境内居住着汉、回、彝、苗、布依等民族,并且民间刺绣历史悠久,有着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了汉、回、彝、苗等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手工艺术精华。

鲁甸县政府办的胡昀介绍到,云南滇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本着完全免费培训的理念,包括绷架,丝线、针,剪刀等刺绣所需的材料、图案免费提供给学员。打造滇绣之县,探索“打工不离家,忙时抓生产,闲暇就绣花,增收又顾家”的新型农村妇女发展模式,让以家庭为主的零星刺绣工艺品向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发展,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昭通鲁甸绣娘,刺破贫穷,秀出新天地

滇绣的扶贫项目主要针对三大群体:

第一个群体是贫困地区的妇女,因为鲁甸属于国家级的深度贫困县,贫苦山区里面,山高坡陡,自然灾害频发,基础条件薄弱,交通不便利,农业生产非常的困难。刺绣却不受这些限制,可以靠刺绣来发展,以此来增收脱贫。

第二个群体是特殊学校的残疾儿童。目前已经培养了一批残疾儿童,特别是听障和语言障碍的孩子,她们在做艺术作品的时候非常的投入、集中,做出来的作品非常的精致。她们以后也能通过刺绣来维持自己生活。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

第三个群体是周边的妇女,包括刺绣的工艺美术爱好者。将她们吸纳进来,只要她们愿意学,愿意做,我们就免费教。

当绣娘每产出一幅刺绣作品,培训中心便根据其作品质量以每幅不同价格预先收购,再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销售,如中国工艺集团有限公司平台、实体门店、电商等各种渠道进行销售。

昭通鲁甸绣娘,刺破贫穷,秀出新天地

目前已培训绣娘400余人次,受训人群包含周边地区农村妇女、特殊学校残疾儿童、在校学生及部分工艺美术爱好者。成立至今已产出刺绣作品86幅,今年5月至7月产值约8万元,预计刺绣项目年总产值约48万元,并计划于8月以后结合本县自身文化底蕴沉厚的优势,拓展漆器、美工包装、农副产品等销售业务,预计产值20万元。

未来将不断的让贫困地区的妇女、失学儿童、特殊人士、工艺文化爱好者等群体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大力推进鲁甸脱贫攻坚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让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不仅承载钥锁南滇之稳重,更有滇绣风采之大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昭通鲁甸绣娘,刺破贫穷,秀出新天地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