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幺九零
2015年,国内锂离子电池行业迈出跨时代一步,主导方向由以往的消费电子需求转型升级为动力电池需求。
而在这条利好向上的反射弧轨迹中,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需求也随之高歌猛进,从2014年的5.75亿平方米一路飙升至2019年的27.4亿平方米。与此同时,市场对锂离子电池隔膜性能要求的逐步提升,也为当前以轻薄化发展为主导的湿法隔膜带来了空前红利期。
大浪淘沙,唯有嗅到风口且能追风而行的企业才能在市场洪流中立下自己的“江湖地位”,而处于市场顶端的云南恩捷股份,其“戏份”自然不容忽视。
锂电池湿法隔膜产能全球第一
对于大部分云南人而言,“恩捷股份”四个字没有锡业股份、云南铜业来得熟悉,亦没有云南白药、一心堂来得响亮……它似乎就像一位藏匿于A股中的隐者,不漏声色,却实力惊人。
2019年年中,云南36家上市企业盈利排行榜红遍网络,一向低调的恩捷股份以净利润3.89亿的优异成绩名列第五位,而诸如一心堂、我爱我家、太平洋等传统明星滇企则均在其后。
据官方信息显示,恩捷股份在全球锂电池隔膜产能中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19年末,公司湿法隔膜产能达到23亿平方米,湿法隔膜产品开发更是多达80余个品种,布局上海、珠海、江西、无锡四大基地,共30条湿法基膜生产线,产能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目前,公司已进入全球绝大多数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包括海外巨头松下、三星、LG化学,以及国内锂电巨头宁德时代、比亚迪等。
从另一维度看,恩捷股份2019年营收31.60亿元,同比增长28.6%;归母净利润8.50亿元,同比增长63.90%。其中,膜类产品营收25.49亿元,同比增长32.54%,占营业总收入的80.67%;而湿法隔膜营收为19.43亿元,同比增长也高达46.29%。
业界分析,公司具备如此喜人涨势,全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以及动力电池的旺盛需求带动了上游锂电池配套产品市场空间的快速增长。
时间来到2020年一季度,受全球“黑天鹅事件”影响,国内湿法锂电池隔离膜下游客户和新能源汽车市场被迫低迷,公司预计盈利仅在1.32亿元上下。尽管首季度业绩差强人意,但恩捷股份依然表示,今年或受益于各大型汽车制造厂商推出新能源车型以及国内行业补贴政策的落地,公司湿法锂电池隔膜业务有望继续进一步扩大产能。
4年时间,从“跑龙套”到全球第一!
回顾恩捷股份成长史,俨然是一出后者居上的大戏。
2014年,恩捷股份在整个隔膜(含干法)市场占有率仅0.61%,就全国来看,亦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龙套”角色。然而仅仅在一年后,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便将它推到了聚光灯下。
受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需求的强力拉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需求逐渐成为主要需求端。至2018年,国内锂离子电池带动的产业规模已达到1727亿元,按照容量计算,动力型在锂离子电池消费中占比高达63.7%,成为最大需求端。
而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后者产销的不断增长,自身需求也在不断攀升。仅以国内数据分析,锂电隔膜产品便从2009年的1.35亿平方米增长至 2019年的27.4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速35.13%。
与此同时,湿法隔膜因轻薄化更符合动力电池对高能量密度的追求,在近年来迅速取代了干法,成为主要隔膜需求。2014年国内锂电隔膜市场湿法占比为28.89%,而到了2019年,这一占比便高达至72.63%。
正是在2014至2018年的这场时代巨变中,以专注湿法隔膜领域见长的恩捷股份紧抓风口……短短四年,便从国内锂电隔膜市场占有率不到1%发展成为现今全球湿法隔膜领域龙头,其成绩足以惊人。
值得一提的是,其子公司上海恩捷核心研发团队具备高分子化学领域优良学术背景与薄膜制品领域丰富从业经验,经过多年潜心研发,公司产品已在同类竞品中获得厚度和性能上的双重优势。同时,通过提升良品率、改进辅料回收工艺、提升单线产出、保证高开工率四条路径,实现了优于同行的成本管控和毛利率水平。
从近年来看,恩捷股份在资本市场也可谓动作频繁。早在2018年就完成了定向发行股票购买资产项目(将上海恩捷纳入麾下),实现业绩和湿法隔膜产能的大幅增长。
2020年年初,公司又完成了16亿的可转债发行工作。据介绍,此次定增计划募资50亿元,项目如能顺利推进,将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其在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的行业地位、提升市场占有率。
可以预见,在市场格局尚未步入下一轮风口时,恩捷股份的成长轨迹依然是一条向上延伸的弧线。业界分析,2025年公司将创造超过81.60亿平方米锂电隔膜需求,而现阶段其主要竞争对手(日韩厂商)的扩产速度及规模均不及预期,本年度提出的50亿募资将及时响应下游厂商的订单需求,进一步拔高公司在全球市场份额中的“江湖地位”。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