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于中国的绿孔雀,羽毛翠绿,体态优雅,华丽非凡,曾在中国广泛分布。
传统文化里,孔雀从来都是尊贵与吉祥的象征。从《山海经》《诗经》到汉乐府,中国古代文学中频频留下歌咏绿孔雀的文字,比如我们自小耳熟能详的诗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敦煌莫高窟上的壁画、唐代的铜镜、宋代的瓷器,到明清官服,处处都能找寻到绿孔雀的身影。
专家考证,中国历史上的绿孔雀分布,总体呈现出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的消失过程,大体是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原地区向南退缩至珠江流域的岭南地区,然后再从两广向西缩至云南。
如今,全国野生绿孔雀种群数量不足600只,且全部分布在云南,而半数以上的绿孔雀则集中在滇中楚雄州双柏县。
名不见经传的双柏县,竟然是野生绿孔雀最集中的区域,这简直是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
包括我在内,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总会把西双版纳当成绿孔雀的聚集地,不曾想这竟然是错误的认知。
深究其理,其实从双柏县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人文历史,亦能看出其中隐藏的绿孔雀集散地的秘密。
双柏县地处云南中部,楚雄州南部,哀牢山脉以东,金沙江与红河水系分水岭南侧。这里是红河源头的重要生态屏障,亦是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地处低纬度地带的双柏,属典型的北亚热带到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1℃,立体气候和小区域气候明显,境内最高海拔2946米、最低海拔556米,而海拔20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区域主要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
双柏县境内群山绵延、树木葱茏、溪水潺潺,境内大大小小多达2325条的河流,均为元江水系。这其中,绿汁江、石羊江两岸是绿孔雀最为集中的栖息地。步入其中,不难发现,体态轻盈的绿孔雀会在疏林草地、河岸漫步,或是在地边丛林和林间草地、林中空旷开阔地嬉戏、觅食。
历史上的双柏,亦是绿孔雀的聚集地。
清朝《乾隆嘉志》记载:“普脚山,在县南五十里,出孔雀。”普脚山其实就是现在的双柏县(石咢)嘉镇义隆村委会普脚村一带。
《康熙南安州志》记载:“婚姻,男以水泼女足为定。饮酒,以一人吹芦笙为首,男女牵手,周旋拍手顿足为孔雀舞……旧(石咢)嘉风俗亦通,而赋额尤重。”这表明,双柏县(石咢)嘉一带绿孔雀的栖息历史相当久远。
由此不难联想,明清时期的双柏县(石咢)嘉镇,大致是进贡绿孔雀羽毛的重要来源地吧。想到明清时期高官头上的翎毛顶戴、摆玩挂件,竟然多来自于滇中双柏,总是让人会心生欢喜。
过去终究成历史,而今,双柏人的生活依旧继续。
如今的双柏县,在更好地保护好绿孔雀栖息地的同时,还把绿孔雀元素融入彝绣,在衣、帽、包等渐次呈现,或制成各种精美的文创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