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一隅、红河发源地隐藏着一个马帮铃响千年的古村落

纵贯云南两条最重要的国际河流,其一是红河,其二是澜沧江。

红河发源地在巍山,是云南唯一一条发源于境内,流经多地,最终从越南汇入南海的国际性河流,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绝对不输“一江通六国”的澜沧江。

难得的是,滇西一隅的巍山,其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河流水系,其实分属红河水系和澜沧江水系。

当两条国际性河流水系在巍山同时并存,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古往今来的巍山曾经是非常重要的“国际枢纽”中转站。

在过往漫长的岁月里,在滇、川、藏崇山峻岭间绵延盘旋数千载的“茶马古道”,本质上亦是一条国际性大通道,由一位位马锅头和其马帮、凭借人走马驮走出来的马帮之道。

历史上的巍山,不仅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国际中转站之一,亦是马锅头的诞生地和集散地。

这其中,尤以巍山境内红河源头的永建镇东莲花村走出来的马锅头最负盛名,他们一个个曾名满大西南,扬名东南亚。

溯源东莲花村的马帮文化,起于元朝,兴于明清,是茶马古道上组织力强、马帮数量多、马匹数不胜数的典型马帮村。

仅在民国时期,一个小小的东莲花村,就有回族马帮七支,养骡马农户五十多户,骡马三百五十多匹,从事马帮运输的马夫一百余人,由此可见这里的马帮运输贸易十分活跃。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以东莲花村的马如骥、马如清、马如琪等为代表的的马锅头,他们组织马帮所驮出来的一桩桩生意全是国际大贸易。

在多年走南闯北的商途中,他们长了见识,宽阔了视野,亦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财富,遂择址老家东莲花村修建一所所、一栋栋个性鲜明、融马帮文化、回族文化于一体的古建家宅,每一处皆堪称恢弘巨制的建筑瑰宝。

现今留存的东莲花村的古民居,主要以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一壁照两院”、“走马串角楼” 等建筑形式为主,古民居多为土木结构,少数为砖木结构,门窗、柱子、墙壁、屋顶等各个部位都有精雕细琢的木雕、砖雕、泥雕和彩绘,精湛的木雕、精美的照壁、逼真的泥雕、惟妙惟肖的彩绘,一处处、一所所,皆具极高的艺术价值。

东连花村有很多保存完好的马厩、马夫住过的角楼、庭院以及一些马帮用品和文字、图片,是研究茶马古道和马帮文化的珍贵史料,极具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以及考察考古价值。

在这里,古民宅、古院落的典范之作有马家大院(马如骥故居)、马如清旧居和马如骐旧居,角楼则有马家大院正院角楼、马厩角楼、马如清院落门楼角楼、马如清中院角楼、马如骐院落碉楼等,每一栋建筑,皆融合傣族建筑风格、法式建筑风格、西北建筑风格和巍山回族建筑风格于一体,堪称巍山古建筑艺术的珍宝馆。

比如马如骐角楼,这栋位于马如骐故居下院东南的角楼,在莲花古村亦别有一番风味。角楼呈正方形塔楼结构,共三层,融合了泰式塔楼建筑风格和巍山回族建筑风格。四面飞檐翘壁,顶部是两个半圆形沙帽头,第三层四角分别由三根小桂子支撑,四面开窗,共八个窗,四周有泰式栏杆。整座角楼建筑稳重、大方、敦实,特色鲜明。

走进古村一院院老宅,仰望一座座角楼,一座座被视为巍山回族古建筑艺术的珍宝馆,让人叹为观止,亦让人深思:曾经的东莲花马帮,究竟是走过了怎样的雄关漫道,方为我们留下如此的辉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常年行走于多地,对食宿颇有研究的巍山回族马帮,在日积月累中亦创造了丰富而独有的食宿文化。

现今的东莲花村,不仅有马帮博物馆,还有不少村民在此经营美食、民宿和乡村旅游,遂让各色小吃云集的东莲花美食街声名远扬。

位于红河之源的东莲花村,立于自然田野之中,充满浓郁的田园风光气息,这个一度湮灭在时光隧道里的茶马古道古村落,值得人们数度探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滇西一隅、红河发源地隐藏着一个马帮铃响千年的古村落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