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汤宇
谈及玉溪,我们总会在既有定式的印象中围绕“云烟”和“抚仙湖”延伸联想。一者,是玉溪兑现世界级工业的绝对仰仗;二者,则是彰显这座城市性格的真实写照。
作为滇中城市群南轴核心,玉溪不加掩饰,一二产业尽显张扬。而在受众面最为广泛的第三产业,以抚仙湖为内核的文旅界面却始终掣引着这片土壤特有的内敛。
诚如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督查专员王洪卫所说:“玉溪一年有4000多万游客,常年保持全省第五,其中抚仙湖占四分之一,自驾游出行占90%以上,这就是玉溪文化旅游产业的缩影,不缺量的堆积,但亟须在丰富业态,引发共鸣的层面上下足功夫,寻求破局。”
https://www.toutiao.com/i6852987024342221319/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督查专员王洪卫 刘筱庆/摄
抚仙湖前世今生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玉溪独占其三(抚仙湖,杞麓湖、星云湖),而最为“脸熟”的莫过于抚仙湖。这里是云南省最深湖泊,全国第二深淡水湖泊,也是我国最大蓄水量湖泊,储水量206.2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区位优势及昆大丽高速尚未开通,抚仙湖获得的利好倾斜可谓显而易见。加之热门影视《蹉跎岁月》的实地拍摄,一向不甘沉默的抚仙湖第一次备受全国游客热捧。
“即使将其放于云南诸多天然湖泊中,抚仙湖也能独占鳌头。”这是当时云南旅游业界的一致看法。
王洪卫回忆说:“除了沙滩部分的视野相对开阔外,你很难在环湖驾车的过程中看到一片完整的湖面,当地人都嗅到了抚仙湖带来的商机,周遭全是紧挨着的旅馆、度假村。”
据了解,恰时抚仙湖快艇游兴起,一条艇出去5分钟就能赚80元,放于当时的消费水平看,利润足见诱人。
然而,当这类粗放业态经过一段野蛮生长后,影响抚仙湖水质生态的诸多敏感问题开始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基于对当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玉溪重新定位抚仙湖旅游界面,展开了一轮如火如荼的拆迁治理工作,大量低端粗放的餐旅客栈有序拆除,近28000人被迁移出生态红圈,一度嘈杂喧闹的抚仙湖沿岸又再次回到平静。
可以看到,整改焕新后的抚仙湖以生态宜居为标榜,从生态湿地公园到低奢典雅的民俗,周遭底色尽显台面,目前已成为昆明乃至外地游客打卡拍照的网红取景地。
民宿孵化或成破局关键
“玉溪一年有4000多万游客,常年保持全省第五,然而旅游创收却只能在八九位徘徊,这就是玉溪文化旅游产业的缩影。”王洪卫向我们指出,实质上,整个玉溪都在贯彻以公园为城市配套休闲点,通过增值服务为创收渠道的经营理念。
的确,在以抚仙湖为内核的景区业态中,玉溪弱化门票经济的开放姿态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抚仙湖,整个环湖沿线景区基本属于对外免费开放,创收大多源于周边餐饮、住宿两类板块,而这恰恰也是抚仙湖今后业态革新的关键所在。
“抚仙湖曾被标注‘一锅铜锅鱼走天下’,虽然铜锅鱼作为地方特色美食备受青睐,但环湖餐饮业态的转型升级工作也亟需推进。”王洪卫补充说,“想要在餐饮板块有所突破,首先需要把游客吸纳到一定区域,以名品小吃为特色,形成常态化的美食聚集地。就目前来看,以全域旅游开发为项目支撑的广龙小镇,在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综合配套服务的基础上,为抚仙湖创造了更多玩法,美食体验也将更加丰富。”
谈及民宿孵化,王洪卫更是将其描述为撬动抚仙湖旅游新业态的关键杠杆。以小湾村为例,在澄江市深入实施“一城三镇八村”总体规划布局的背景下,该村结合独特地理位置及区位优势,启动小湾特色民宿示范村项目。如今,这里从烤烟种植和捕鱼为传统产业的普通村落,摇身一变,成为抚仙湖旅游界面的时尚风向标。
“小湾村是抚仙湖民宿孵化的成功典型,许多大理丽江民宿的负责人来到这后都倍感惊喜。他们很难想象,这里的民宿不仅从房屋的装饰上用足了功夫,就连周边环境也整体塑造,无论是单纯的拍摄打卡,还是沉浸式的入住体验,都足见用心。”
2020年,澄江小湾村与马房村、新平耀南村共同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
三线并进“抢收计划”正当时
从数据的纵向对比看,2020年1至5月,玉溪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806.29万人次,同比下降58.61%;实现旅游总收入73.38亿元,同比下降60.33%,与全国、全省旅游大趋势基本相符。
而透过最近的端午小长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以自驾游为主要客源支撑的玉溪可谓后劲十足,接待游客41.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3亿元,两项数据相比去年同期实现双增长(游客量增长4.53%,旅游收入增长13.28%)。
7月14日,《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一时间成为旅游界爆款话题,而该通知的核心内容,即:正式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
基于上述利好趋势,玉溪下半年又该如何实施自己的“抢收计划”呢?
王洪卫向我们介绍:“下半年文旅市场复苏逐渐明朗,在此趋势下我们邀请相关中介机构及旅行社针对玉溪产品、区位优势进行研究,并计划主推美食,研学,广场舞三类旅游产品。”
一者,在美食方面,梳理玉溪九个县区各自的美食代表,抛开部分节点的时间限制,将九地美食编织组合,串联到沿线景区之中,形成以2至3天为周期的周末亲子游旅游产品线。
二者,在研学板块,以聂耳故乡、帽天山生命起源地、青花瓷、花灯戏为主题的产品线打造,将从游客体验面出发,嵌入城市精神内核,从而形成游客与玉溪文化体验上的共鸣。“例如江川青铜,该产品线主要针对暑假中小学生,旨在让孩子与家长深入村落文化,通过互动、研学、定制作品的模式,全景化还原传统技艺制作流程,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文化旅游体验效果。”
而最令人意外的莫过于广场舞赛事之旅。王洪卫坦言:“2018年我们曾组织过该产品线路,借助各优质风景资源搭建分赛区,目的就是将旅游与赛事相结合,其最终效果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据了解,此类广场舞赛事周期大约在半年左右,参赛团队无论从规模还是专业水准上都极具观赏性。而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赛事组团模式,该产品也成为了玉溪“抢收”外省团队的亮点之一。基于7月14日全国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的强劲势头,这类寓教于乐,边赛边游的旅游产品新玩法或许将再次拔得头筹。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