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受访者)
近几个月来,我们被各种各样令人感动的消息刷屏:推迟婚礼赶去湖北支援的医务人员,倒在抗疫一线的医生,带上7桶泡面独自奔赴千里的货车司机,把自己所得报酬全部用于给一线医生买牛奶的火神山建设者,或是,把自己田地里所得全数捐出的淳朴农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汉字中的“人”,本就是相互支撑。
灾难背后折射出来的光芒,正好反映出一个事实:中国最强的力量,往往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今天,我想讲的,是云南几个普通人的故事。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医务工作者,但他们也和你我一样,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角色,父母、孩子、伴侣、爱人……
总是有人说云南出刁民,其实挺不公平的。
至少在这次支援湖北的事情上,云南各方所汇聚起来的“云南力量”,一点也不差。
云南可以在援助湖北的全国榜单上,让蔬菜的捐赠量排在第一,水果排在第二。亦可以派出10批医疗队共1156位医疗队员支援湖北,并且实现零感染。
前几日,我和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第二批援鄂护理医疗队的几个队员通了电话,和他们聊了聊此次前去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江汉方舱医院支援的心路历程。
没有泪水,没有害怕,没有担心,没有退缩,没有后悔,他们更多的只是感谢。
感谢自己主动请缨的勇气,感谢队友的相互鼓励和支撑,感谢家人的理解,感谢病人的理解,感谢自己渺小的力量能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
护目镜没有雾 拼尽全力的快乐
和张伟霞聊的时候,她的语气里一直充斥着开心。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了11年的她,在招募援鄂护理医疗队的第一时间就参与了志愿报名。
“没想那么多,就觉得自己应该去”,这是勇气,也是使命。
连夜收拾行李飞往武汉,看到大大小小的方舱医院,她为这个行动力极强的、伟大的国家感到开心。“每天都要收到很多‘谢谢’‘辛苦了’,病人希望我们早点回去,我们也希望他们早点回家”,她为病人与医护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理解而开心。
但当她说到“直到我们医疗队所有队员的护目镜都不会起雾”这个小到不能再小的细节的时候,她内心的开心感似乎一下子坐上了云霄火箭,到达顶端。
“我们在江汉方舱医院要负责患者的生命体征测量,发药,发三餐,发生活物资,抽血和采集咽拭子。刚开始的那段时间,进舱穿防护服要花40多分钟,护目镜起雾,基本看不清,很多东西都是靠摸,就连平时很简单的抽血都变得困难起来,”张伟霞说。
“后面我们摸索出来要先在护目镜上用洗洁精或是沐浴露,再擦防雾的,直到有一天上班,所有人的护目镜都是明亮的,大家都很开心,一切都越来越顺。”
护目镜不会起雾,意味着她,也意味着整个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第二批援鄂护理医疗队的所有成员,行动、视物终于不再受限。
那是一种终于不受外因影响,可以拼尽全力的快乐。
鞋套不够 塑料袋来凑
“舍小家,为大家”,2019年最后一天刚刚结婚的孙韬,原本计划要和妻子一起去度蜜月,疫情的到来,让他不得不取消浪漫行程,义无反顾的奔赴一线。
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第二批援鄂护理医疗队的队员中,大部分是女生,孙韬身在“花丛”中,必须承担很多重体力活。搬运生活物资,搬盒饭,搬氧气瓶……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江汉方舱医院的一楼二楼间,你总是能看到一个90后小伙子忙忙碌碌、一趟接着一趟跑上跑下的身影,那个人就是孙韬。
“我们的区域是在二楼,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搬360多份盒饭。随时在地上摩擦,鞋套破损的很快,就只能更换塑料袋当鞋套用,”孙韬说。
最累的一天,孙韬从晚上8点一直忙到次日凌晨2点,采咽拭子,收患者,领物资,发放物资,一刻不停。据他回忆,“站着休息的时候都感觉要靠着”,“要是有张床直接就躺下睡了”。
但医护人员的快乐总是很简单,“进入方舱医院支援一个多月,刚开始很多病人很焦虑,但看到他们一天天好转、被治愈,心里面特别欣慰。每次送患者出院,都会开心的笑。”
这是孙韬第一次去武汉,他多希望能有机会多看看这座城市,游历武汉的名胜古迹,看看武汉的樱花。但经过这一次,他却更加坚定了自己学医的初衷:“学医很苦很累,但我一直觉得学医是伟大的。尽自己一小点力,能帮助那么多的人,我更加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千千万万遍
李慧文是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第二批援鄂护理医疗队的队长,军人出生的她此前就参加过抗击非典,这一次,她又一次主动请缨,“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加油加油加油”,每次进舱前,队长李慧文总是会召集队员,围成一圈,让队员把各自的手搭在一起,互相加油打气。接下来,就是对每个队员的防护服穿戴进行细致检查。
“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支援期间,这是李慧文对队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不担心队员在工作上有什么问题,但我担心他们的自身安全,担心他们会不会被传染。只要我的队员们都安全,我多承担些工作都没问题。”
还记得医疗队刚刚落地武汉没多久,就有队员过生日,“方便面就是长寿面,小面包就是生日蛋糕”,李慧文带着队员准备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庆祝,却在当下那个时刻,显得温暖而特别。
昨日,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第二批援鄂护理医疗队所在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江汉方舱医院宣布休舱,运行34天,留下1564张空床。
但我们不能忘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第二批援鄂护理医疗队的成员一共有10个,年龄最大的47岁,最小的90后。离开家乡奔赴抗疫一线,10名队员相互支撑,汇聚成一股强大的“云南力量”,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江汉方舱医院的每个角落,闪耀光芒。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