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言 图/瑾言
在云南曲靖麒麟区开发区一中附近,我发现了一间叫做“囍酒”的酒吧,很是特别。
如果你想问我特别在何处?本喜热闹喧嚣的酒吧偏偏地处一条人流量不大的偏僻街道,算其一;酒吧里藏着各种难得一见的“宝藏”,算其二;老板本人对于经营酒吧的想法,算其三。
进门处,新郎的红冠,新娘的凤冠摆放在一张巨大的“囍”字下,两旁配着恭祝喜结良缘的对联,全然一副古代拜堂成亲的场景缩影。看到这些,你大概永远都不会猜到这家店的真身其实是一间酒吧。
然而,这确确实实是一间酒吧。一间被笑称为曲靖酒吧界“黄埔军校”的酒吧,一间“博物馆式”的酒吧。
玩物养志
囍酒的老板叫李春,70后,曲靖陆良人。对于开酒吧的初衷,李春坦言他没什么特别的爱好,没事就喜欢喝两杯,而曲靖市面上的酒吧他都不喜欢,就自己开了一家。
囍酒的格调有些复古,随处都是时光斑驳的痕迹。绕过进门处古代拜堂成亲的摆设,几扇老旧的剑川木门立于一旁。“这是我收来的,距今近100年的历史。”
我一边往里走,好奇的打量着囍酒的每个细节,一边惊叹于其中的物件陈设。蜜蜂牌的老式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牡丹牌双镜头反光照相机,1974年出版的人民日报,还有各式老旧的物件,例如电影放映机,收音机,留声机,磁带,唱片等。
囍酒里摆放的每一样老物件,都是李春的个人收藏。这些东西几乎塞满了囍酒除了桌椅、吧台之外的空间。看着这一切,仿佛瞬间坐上了时光机,回到过去,领略了一番那个我从未涉足过的年代风情。
自2012年开始,李春便开始利用他此前在媒体工作的人脉,四处收集老东西,倒也谈不上是因为多念旧,就是单纯的喜欢。他收集的东西大多处于1976年到1989年这个时间段,主题大多围绕“工业”和“影像”。
“76年到89年是我觉得中国最美好的时代。人们被禁锢的思想,生活方式,话语,一切都打开了,音乐,电影,艺术作品空前发展。我偏重收藏工业的东西,有钢铁的质感在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电影机,放映机,我记得青少年时代,最美好的永远都是看电影。”
囍酒的二层,摆着一台落地老式照相机,这是李春收的第一样老物件,还保存着他小时候在老家照相馆里照相的记忆。“这台相机小时候帮我照过相,他的质感,造型的仪式感,看到的时候我太兴奋了。现在照相馆也换了数码相机,这台老式相机被当成废品垃圾丢在角落,我就找老板买来了。”
人到了不同的阶段,心境想法总是不尽相同的。“现在老东西越来越难找,价格也越来越高。我基本上能有点钱的话,就会冲动。”此前的李春大概也没有想过,以这台落地老式照相机为起点,他会陆陆续续收了上百样老物件,如上瘾一般。
他大概也从未想过,他会拥有自己的一间酒吧,而这间酒吧的特别之处不在于人气,音乐,或者其网红属性有多受都市青年追捧,而在于其中藏着的这些难得一见的“宝藏”,以及“宝藏”背后的文化联接感。
人们常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的是一种超然豁达的生活态度,但这句话如果换成“以物喜,不以己悲”好像也说得通。对于“物”,大多数人总是有道不尽的“悲”和“喜”。
玩物丧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
李春与他收藏的老物件,大不是什么玩物丧志,而属于玩物养志。他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中和在一起,其乐无穷。
把博物馆装进酒吧
囍酒的吧台前写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这句话出自著名电影《卡萨布兰卡》,突然让我眼前一亮。
囍酒之所以有个这么特别的名字,其中的故事有三。某天,李春收来一扇木门,木门虽然斑驳陈旧,但上面留下的“囍”字仍然清晰可见,他猜想这扇门一定有故事,便把这个字一直记在心中。
其次,“囍”代表喜上加喜,寓意中国人喜欢的丰收和团圆。李春说,”囍文化是非常民俗的文化,它可以进行整理提升再出发,上升为一种雅文化。我平时喜欢写书法,从汉字本身的创造性来说,囍字可以千变万化,在艺术的创作和延伸上也更为方便。”
囍酒开业至今将近5年的时间,虽然地处偏僻街道,人气也不算火爆,但还是带起了一股潮流。它被圈内人笑称为曲靖酒吧界“黄埔军校”,引来不少同行争相学习模仿。曲靖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山寨“囍酒”,学去了样子,却始终学不到内涵。
对于如何打造囍酒,李春的心里一直有些特别的想法。店面如何设计,要放什么东西和元素,文化的系统性如何搭建,如何体现,一直都是他亲力亲为去考虑的。
“我想做一个博物馆式的实验空间,把一个酒吧放在一个博物馆里。刚开始很多朋友都反对,奇怪我到底是要卖酒还是卖文化,但我觉得现在是一个比内功的时代,抛开了文化,你的空间无非就是装修材料的堆积。”
“这个空间一定会有地域属性,比如我的店在曲靖,我就会让你在这里读懂曲靖。结合曲靖的文化元素,我们还会在文创周边产品上做尝试。”
现在的囍酒算是一个开始,李春目前正在筹备的囍酒新店,才更朝着“博物馆式的酒吧”迈进。
谈及新店,李春又迫不及待的拿出了一些私藏宝贝,其中有老式的电影海报,还有著名诗人于坚、费嘉等人与李春的原同事——诗人艾泥20多年前的书信手稿。
“新店会把这些海报、书信手稿做成很有意思的装置,也会摆更多的老物件。现在的囍酒更多的就是陈列,没有上升到一种作品感。接下来我会对老的物件进行再创造,给它形成作品感,陈列和摆设也会像博物馆那样相对专业。”
囍酒的新店预计会在明年2月开业,聊到这里,我的脑海中已经迫不期待的浮现出了这样一个画面:视线范围所能及的物件都是李春收来的老东西,每一样都没有因为陈旧而失去价值,反倒是经过他想法的再创造以及悉心陈列焕发出新的生机。在这样的环境里,坐下来品上一杯回味悠长的精酿,带着一种区别于浮世的沉淀感。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