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认识苏琪,因为杨博雅。2018年8月2日,福布斯中国公布2018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昆明师专附中心理教师杨博雅,荣登教育精英榜。今日头条《看看云南》第一时间,发布了昆明女孩杨博雅的获奖消息。
其实,与杨博雅师出同门的苏琪,和杨博雅就在同一个榜单。苏琪的另外两位师姐,同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张楚君、任丽欣,亦位列榜单名列。
同一天,华东师范大学官微公布了杨博雅、苏琪、张楚君、任丽欣等四人的“获奖”信息。
因当天获奖名单仅标注了“苏琪,28,心理和数学教师”等简单信息,除了名字和学校名字,没有透露苏琪的任何地域信息。
小编第一时间见到名单时,也曾嘀咕:苏琪是谁?苏琪所在学校,是昆明的小学吗?因时间关系,几番求证无果后,遂作罢。
直到2018年8月3日,在约访杨博雅时,顺口一句:“杨老师,知道苏琪吗?”杨博雅说:“知道啊。苏琪是我师妹,我们都学心理学,现在都是昆明中小学的心理学教师。我们还一起创办了品格发展实验室”。
两个云南女孩,苏琪和杨博雅,让我等云南人何等为之自豪!
云南苏琪,上榜福布斯中国教育精英榜
云南边境小镇走出的福布斯教育精英
8月6日,昆明懋庐老房子,是小编和杨博雅(杨博雅访问,另文刊出)、苏琪约访的时间和地点。
8月6日上午11时,杨博雅先到。活泼外向的杨博雅,和小编天南地北地聊着。
在等待苏琪的时间里,我一直猜想,苏琪是怎样一个女孩?印象中的90后女生,一般都宅,爱玩,爱美,爱美食。她也是这样的女孩吗?她是工作狂吗?她为什么能获奖?
诸多猜测中,长发披肩的苏琪,姗姗而来。
素颜苏琪,清澈眼神,温暖笑容,身着浅色衬衣,外套一袭修身的浅灰裙装,朴素至极,但温婉可人。
昆明懋庐老房子,笑容灿烂的苏琪
听闻口音,她不是昆明女孩。
果然,1990年生苏琪,临沧市下辖的一个边疆县份,云南一个不太知名的边境小镇,是她的家乡。
初次见面,苏琪话不多。多数时间,她说的少,我们讲居多。
好一会了,当大家相互熟稔了,这个云南边境小镇走出的女孩,话语慢慢多了,语速也稍快些。
“博雅是高我两届的师姐,大学时,她主动找的我。”华东师范大学每年仅招收一两名云南籍学生。大学时就是各种社团组织积极分子的杨博雅,听闻2010届新生中有云南同乡,立马通过学校关系,找到了苏琪。来自彩云之南的她们,因同一个学院、同一个专业而相识,继而有了更多交流。
大学毕业后,两人一前一后,分别回到云南。在昆明不同的中小学,担任心理教师。
在昆明,两人间的交流亦因工作而更多。
2016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苏琪,杨博雅,和原华东师大师姐、现贵阳一青少年心理护航工作站负责人张楚君相遇。三个有梦想的女生,萌生一个大胆的想法:她们还可以通过聚合各自的专业知识,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青少年,去发现和培养他们身上的优秀品格,帮助他们成为梦想中的自己。
其实,这项工作,原本是学校里的工作常态。但她们,并不拘泥于此。
“品格发展实验室”,应运而生。三人共同创建,并为之而努力。
苏琪和同学们
谈起创办品格实验室初衷,苏琪说,实验室想帮助很多曾经像苏琪一样来自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们。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苏琪这么幸运,上了能帮助自己成长的心理学,并遇到很多热心帮助苏琪的人们。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我相信这个社会好人更多。”苏琪有着这样的信念,并为自己的梦想和梦想的实现,而努力着。
最终,苏琪梦想成真。
现在,是苏琪回报社会的时候了。
品格实验室成立后,她们的工作更繁忙了。除了完成学校日常教学任务,她们充分利用工作之余、闲暇时间、节假日,一起为“品格实验室”的推进而努力。每隔几天,身处两个城市的三女孩,通过视频会议,完成日常沟通和交流。
三人中,杨博雅擅长发现问题和整合资源,张楚君是课程研发的高手,苏琪则是那个擅长收集和查阅文献的学霸。
从最初的闭门造车,到后期开放性的思维,通过不断扩展渠道和资源,通过与检察院、社团、学校等合作,借助网络技术,线上线下结合,把帮助孩子成长的心理课程,带给云南、贵州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们。
如今,“品格实验室”已经由最初的仨女孩,发展成了一个由全球教师组成的团队。她们研发根植于中国实际教育背景的品格发展项目。将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科研成果、课程与中国基础教育体系有机结合,培养“品格优异,面向未来”的全球公民,让孩子能在中国,享受世界一流的品格教育。
轻松互动的品格发展实验室课堂
轻松互动的品格发展实验室课堂
亦因此,苏琪她们创办的品格实验室,在国际上小有名气。
品格发展实验室课堂,不仅仅拘泥于教室里哦
当福布斯中国工作人员主动联系苏琪时,苏琪还有些诧异。
2018年8月2日,苏琪、杨雅琪、张楚君,师出同门的三个女孩,一起荣登2018年福布斯中国教育领域“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全国仅30个教育精英名额,苏琪和杨博雅,两个云南女孩,成为仅有两位云南籍获奖者。
有梦想,会坚持,亦学会接受失败
从最初的无心插柳,到而今的有心植林并逐步成林,苏琪花了8年的时间。
至今,苏琪和她的小伙伴,还一直努力并坚持着。
如果你以为苏琪是典型“知识改变命运”的个例,在深入了解苏琪家庭和成长背景后,你会觉得,其实,不仅仅如此。
大学就读华东师范大学,苏琪主修心理学,研究生亦选择了母校的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选择心理学,纯属偶然,”苏琪说,当年她的高考分数,远远超过了华东师范大学公费生录取线。“在选报志愿时,爸妈让我自己做主、做决定。我查过资料,心理学是华东师范大学最好的专业。”于是,苏琪选了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帮助人成长的学科。我学习它,它帮助了我,我也通过这门学科帮助过更多人。”慢慢地,苏琪爱上了这么学科,很有意思的心理学,让苏琪的生活和成长,充满了太多的乐趣。进入社会后,苏琪继续选择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
如果你以为苏琪仅仅是个书呆子,是个学霸。那么,你错了。
苏琪热爱学习,亦热爱自己的工作。她还是个非常乐观、自信、人缘很好的女孩子。
“一直以来,妈妈就告诉我,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命运。妈妈也特别乐观,特别包容。生活中,她教会我学会和失败相处,接受失败。妈妈常说,人生很长,要一直往前看,失败一次又如何呢?”苏琪说。
因为爸妈没什么文化,在当地仅能做一些基础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艰难而清贫。但是,苏琪妈妈非常乐观,也把这种乐观、包容的正能量,传递给苏琪。
“妈妈一直认为我是世间最棒的女孩。”苏琪说。苏琪妈妈也教会苏琪,当遇到挫折时,要学会往前看,要学会释怀,学会接受失败。
“哇,这字写得多好!如果让我女儿来写,她也会写得更好的!”苏琪谈起妈妈有一次陪她到书店买书。当妈妈看到书店里一幅写得很好的名家字帖时,苏琪妈妈的第一反应是,如果让苏琪做,苏琪会做得更好。
用苏琪后来学习的心理学知识解释,苏琪妈妈的做法属于心理学上的正向激励。苏琪妈妈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她通过各种方式一直正向地鼓励着自己的女儿。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懂坚持,会接受失败,感恩,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在家庭教育的诸多重要环节中,苏琪认为,妈妈帮助到自己太多太多。“我很感谢我的妈妈,感谢帮助我的很多老师、同学。”苏琪总是满满的感激。
正如“品格发展实验室”所提倡的,孩子在成长的同时,家长不仅仅只关注孩子成绩,其实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核心品格的建立。
品格发展实验室,更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核心品格的建立
品格发展实验室的课堂之一
品格发展实验室的参与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工作人员,其队伍越来越壮大
“很多国家已经将‘品格’作为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培养时,中国的孩子和家长还正在为了考试而挣扎和迷茫。”苏琪说,孩子的照顾者,包括父母、祖父辈、其他亲人,或是老师,应该更多关注孩子核心品格的建立。
五大核心品格包括:好奇心和关心这个世界,激情,毅力,成长式思维,感恩的力量等。再加上良好社交、遵守规矩等品格要素的建立,对于孩子而言,将来,无论是学习,还是人际交往,孩子都会发展很好。
很多家长并不懂这些。
这其实也是“品格发展实验室”建立的初衷和使命,苏琪和她的小伙伴,希望她们的专业知识和指导,介入到孩子成长,通过学习、游戏和多个实验,帮助孩子逐步建立五大核心品格,进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上数学课的心理学老师
因为爱孩子、爱教育、爱心理学,2014年,苏琪成了昆明一重点小学的“孩子王”。
苏琪既是学校的数学老师,同时还兼心理辅导老师。
课堂上,苏琪和同学们
在此,请原谅下小编的无知吧。小编可一直以为中小学都没有心理辅导老师呢。因为小编的中小学生涯中,从未听说亦从未接触过任何心理辅导老师。
据说,在昆明,最早有心理老师的学校,是师大附中等学校。那也是10多年前的事了。
“其实,在国外,在欧美国家,每一所学校,都配有心理辅导老师。”苏琪说。
因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以几何级数级的满足,但人们的精神需求,却被物质发展水平和速度,远远地抛在遥远的地方。故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国家几何级增长的心理问题和疾病,让心理学专业和心理医生,得到最广泛的认同和最快速地发展。
苏琪说,现今的中国,和上个世纪的欧美国家有些类似。物质虽然发展了,有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数字惊人!而关于心理学科的发展和从事心理咨询和帮助的从业者,才逐步被社会认知和知晓。
两者之间,严重失衡。
特别是成功学(等同于“被贩卖的焦虑”)盛行的当下,很多成年人病态痴迷成功学,还冠以所谓“赚快钱”的金钱观,只要是快速致富的技巧,他们通通不放过,企盼快速暴富。
还有一些家长,把“名校”、“名师”与将来孩子的就业和收入,划上等号。只要是他们认为的“名校”,不惜任何代价,通过各种途经,将无辜的孩子硬塞进“名校”中。他们认为,选择“非名校”,意味着孩子没有好成绩,没有好成绩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等同于孩子将来无法立足于社会。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极度焦虑,继而传递到了孩子身上。
“这么多年,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却越来越多。”苏琪说,追根溯源,主要来源于一些家长的极度焦虑和病态的价值观。
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之处,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生长周期。了解并尊重孩子的特点,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帮助他们建立核心品格,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我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生命的成长。当我看到孩子们的眼中闪光,看到他们皱起的眉头舒展,看到他们若有所思,我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成长。”苏琪希望能一直如此。
灿烂笑容的孩子们
附:品格发展实验室课程内容
1.形式:项目式工作坊
2.周期:每一个项目8次课时(每次2小时)
3.对象:小学、初中,高中、
4.内容:一个项目
1)社区服务项目:一个服务项目(学校或社区为单位)
2)戏剧项目:一部戏剧(任何单位)
3)演讲项目:一次演讲(任何单位)
4)音乐项目:一次合唱(任何单位)
5)科学工程类项目:一次科学设计(任何单位)
6)写作项目:写一本书(任何单位)
5.形式: 每次课2小时(休息15分钟)
讲解与学习 45分钟
学生讨论 15分钟
学生执行 30分钟➕课后
学生总结分享 15分钟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