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都市昆明,还有留住乡愁之地吗?
当然有!它在离城20多公里的卧龙古渔村!
为卧龙古渔村注入新活力的,是央企华侨城。
华侨城用3年时间,为占地面积400多亩的卧龙古渔村,成功改造了逾10万㎡的乡村田园景观,修缮17栋昆明传统一颗印古建筑、建筑面积逾6000㎡。
在卧龙村百余亩原有农田里,冬种油菜,夏种向日葵,秋种小麦。
春天,这里盛开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夏末,这里是花开如笑靥的向日葵;冬天,这里是麦浪随风舞的小麦。
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7月23日,正值大暑时节。
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日子。
在国内,很多城市酷暑难消,除了昆明。
从浙江赶来昆明卧龙村的丰子恺嫡孙、丰子恺研究会执行会长丰羽以及桐乡市丰子恺纪念馆馆长马永飞,他们对四季如春的昆明气候赞不绝口,“从浙江来昆明,简直就是从桑拿室进入到天然空调间!昆明太舒服了!”
时值大暑巳时,华侨城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开村仪式。
华侨城为卧龙村开村请来诸多文化名人和嘉宾,以文化因子激活古渔村,让沉寂了3年的卧龙古渔村焕发新生机。
蓝花楹乡村图书馆成了“万物真可爱”丰子恺先生艺术作品展的主场馆。
另外几栋古建筑则是“云在青天水在瓶”昆明滇池流域生物多样性科普展的“主战场”,“昆明旧事”戴其臻老昆明城市记忆展亦在此开展,除此之外,还有“天语匠心”中国榫卯技艺科普展、“云滇一颗印”陈流和他的学生们油画作品展。
看得出,为了卧龙古渔村的开村,央企华侨城铆足劲,邀请诸多文化大咖到场助阵,为昆明开启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留住住乡愁的古渔村
碧波万顷的滇池,和湖对岸的睡美人西山,是卧龙村的绝美背景,无论在哪个角度审视卧龙村,这里处处是一幅幅唯美的乡村田园风景画。
在昆明,母亲湖滇池,犹如一弓背向东的修长弯弓,静静地安躺了数万年。
修长弯弓的弓背处,就是良田万顷的昆明坝子。
卧龙村的得名,源于滇池畔的这七组小山包,宛如一条卧躺在滇池畔的龙。
明清时期,卧龙山可是昆明坝子一军事要地。
而后,这里的名字在卧龙浦、乌龙村、卧龙村之间更迭。
数百年时光里,卧龙村村民围湖而居,依山而建,打渔、耕作。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呈贡著书立作、做社会调查,他对呈贡赞不绝口,卧龙村当然也留下了他的脚步,费孝通对呈贡赞道:“远看滇池一片水,山明水秀是呈贡。”
随后,呈贡区政府引入华侨城,把卧龙村作为美丽乡村典范来打造。
华侨城进入卧龙村3年多时间里,依据古渔村肌理,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尊重卧龙村原有文化,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保护出发,把卧龙古渔村打造为美丽乡村样板。
这一次,因为华侨城,重焕生机的卧龙古渔村,用物理记忆、“活文物”和好故事为昆明人留住乡愁。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