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是蕴藏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深远的文化,凝聚在历史的长河里,积淀了厚重的内涵,源远流长。
就抚仙湖而言,傩戏、跳菜、滇瓦紫砂等,都已经被列入了非遗的名单,这些非遗需要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传承。龙湖,从过去到现在以至将来,都将非遗的保护发展和传承纳入了日常工作。2020年12月26日,“共向山海生”龙湖家人跨年宴将把抚仙湖的大部分非遗请到现场,让非遗被更多人看到,让家人们在宴席间体验非遗文化之美。
这不是龙湖第一次在抚仙湖举办家宴,也不是一场如法炮制的活动。2019年龙湖家人跨年宴在抚仙湖畔路居镇张营祠堂进行。在忙忙碌碌的氛围里,热热闹闹的彝族歌舞中,家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踩着满地的青松针,跨过火盆,围坐在祠堂里,品味着独具仙湖风味的菜肴,交谈着一整年的奔碌和对来年的期待。
澄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索戏,由傩戏演变而来,距今三百多年历史,流行于云南省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关索戏的表演不设舞台、不化妆,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演出时一般头戴面具,边唱边舞,有娱神歌舞的遗风。
彝族跳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音乐、杂技与饮食完美结合的传统饮食文化,现在主要给贵宾上菜,是彝族的最高礼节。上菜时,跳菜大师们头上、肩上、手臂上顶着菜盘,姿势各异,旋转自如,不断把装满菜肴的托盘在手中翻新花样,跟着不同的锣声上对应的菜品。
还有抚仙湖特有的滇瓦紫砂,取江川本地硅质粉岩为原料,不含铅和其他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富含多种微量矿物元素,在制作过程中也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且根据焙烧温度的差异拥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千”的特性,是真正的“健康器具”。
精彩的非遗表演、精湛的匠人手艺,都将汇聚在2020龙湖家人跨年宴上。让抚仙湖非遗以更具特色的形式在大众面前展露光彩,让人们在浓厚的文化氛围、年节氛围中尽情享受团聚之乐。龙湖家人跨年宴,不止跨年,更在于文化的传承。
宿清假日酒店已正式营业,可提前预约。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