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娜姑镇盐水河畔新修的石榴产业大道行走,路的两旁,不论平地、山腰、还是山顶,到处都是石榴压弯枝头的丰收景象。揭开防虫袋,红彤彤的软籽石榴耀入眼帘,甚是喜人。
会泽县石榴种植历史久远,因主产于小江流域娜姑镇盐水河一带,故而得名“盐水石榴”。清光绪前后,会泽县“盐水石榴”已驰名中外。20世纪80年代,盐水石榴就远销港澳,被称之为“云南水蜜石榴”“神石榴”。
会泽石榴生长于乌蒙山区腹地海拔1500-1800米的盐水河两岸。这里气候干热,土壤为羊肝沙和紫砂土,磷、钾含量偏高,pH值接近中性,为优质石榴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盐水石榴皮薄、色艳、果大、粒饱、核软、汁多、味甜等优良品质,平均单果重414g,曾评比最重的达1720g,百粒籽重38.5-49.3克,可溶性固形物14.7%-15.2%,汁多籽软味甜,8月中旬成熟上市,是中秋节的佳果。
由于树龄老化、品种落后等原因,“神石榴”一度光环褪去。为了让盐水石榴恢复“青春”,自2004年开始,会泽县引进突尼斯软籽石榴品种和红如意软籽石榴试栽,经过几年的栽培驯化,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有棱肋、果皮薄,平均出籽率61.3%,果皮光洁明亮,阳面鲜红、间浓红,平均单果重510克,特大果1040克,汁液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17%,味浓甜,耐贮运,品质上等,并在栽培驯化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盐水软籽石榴丰产栽培技术。2013年经组织相关专家实地测产,突尼斯软籽石榴亩产均在1000公斤以上,市场价格在15-25元/公斤,亩产值可以达到1.5万-2.5万元之间,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种植盐水石榴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目前,娜姑镇已发展软籽石榴5.2万亩,今年,已有3.5万亩石榴挂果,石榴产量预计达到4.6万吨,按照每公斤13元来测算,可实现产值6亿元。待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会泽县娜姑镇全镇石榴种植面积有望扩至7万亩,全部进入盛果期后,预计能实现产值16亿元以上。可有效带动全县盐水石榴主产区3909户贫困户14074人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