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都病成这样了,你就请个假回来吧!”
“刚做完胫动脉剥脱大手术后才一个星期,他就嚷嚷着要出院。”
“挺起身子加油干,扶贫工作不能耽搁,不能等……”
这是农业银行红河分行扶贫工作队队长白阿师工作态度的真实语录。年过半百的他,顶着病痛的折磨,至今仍奔走在扶贫攻坚的一线,只为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刻。
一本记录民生疾苦的“晴雨表”
2017年,白阿师任职年龄到限,面临着转岗。而这时,全行定点帮扶工作没人接手,领导叫他负责州分行定点扶贫工作,以他这种年龄不该再接这种“苦差事”,但他毅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并且一干就干到现在,无怨无悔,为扶贫事业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红河县三村乡三村村委会98%是哈尼族、彝族,住户分散,村与村之间相距较远,几乎独立在一个个小山头上。进入雨季,通村的道路时常被泥石阻断,通往2个村子的山路也因涨水而无法通行。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白阿师总是带领驻村工作队员爬山涉水,深入一家一户搞调查,跑遍了40个村民小组,了解全村5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部分非贫困户、五保户和残疾人户的基本情况。
在他的民情日记本上,详细记录着各家各户的人口、耕地、收入及致贫原因等情况。这个日记本,既是当地民生疾苦的“晴雨表”,也是他忘我奉献的见证。
村民口中亲切的阿波队长
三年前,村民周龙发的妻子忍受不了贫穷,丢下两个小孩离家出走了。看着家徒四壁的屋子和两个幼小的子女,受到刺激的周龙发精神出了问题。村里把他送进精神病院后,他年迈、残疾的母亲和两个小孩却无人照管。
第一次走访周龙发家,白阿师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寒风中两个全身赤裸的孩子手里拿着一个生红薯在啃,瑟瑟发抖,一个残疾老人正艰难地把树枝往灶里送。白阿师下意识地打开锅盖,里面是包谷面煮野菜。
白阿师哽咽了:“大婶,这500元你拿着,去买些米和油,以后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从此以后,白阿师总会定时去看望他们,并且每次都会给他们带去一些物资,留下几百元钱。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家人的问题,白阿师向村委会申请,把他家纳入了低保户并纳入社会兜底。
三年来,白阿师帮助过许多像周龙发这样的贫困户,捐款捐物近1万多元。村民都亲切地叫他“阿波队长!”(哈尼语:尊敬的老队长)。
三年多来,这位“阿波队长”向州分行和州级相关部门汇报协调,动员职工捐款捐物76.5万元,支持三村村委会扩建人饮水池1个,建设党员活动室5个,“自强动力小站”1个,资助贫困大学生9名,改善了村委会办公条件,还为贫困户购买人身财产综合保险及基本生活用品等。
在他的推动下,红河支行在三村乡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1428万元,涉及农户325户,定点扶贫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养业。
为推动消费扶贫,这位“阿波队长”帮助定点扶贫村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开通了农行电商平台,去年,通过农行电商平台,为三村乡销售了10.5万元的茶叶;他还动员全行干部员工直接购买了三村乡15.8万元的农副产品。
女儿心中的“倔强老头”
“爸,你都病成这样了,你就请个假回来吧!”女儿用颤抖的手举着手机,泛红的眼圈噙着清泪,刚一开口,晶莹的泪珠就扑簌簌地滚落下来,打湿了衣襟。
“女儿,爸的病没那么严重,等村子里的扶贫攻坚迎检工作告一段落我就回来。”
但这时,工作队员们都知道,白阿师的身体早已亮起了“红灯”:头痛、失眠,时常晕倒。一个近60岁的人了,为迎检做好最后冲刺和把关,他不分昼夜的劳累。
那天,他又晕倒了,大家心痛地劝他休息几天,可他总是说,“时间不等人啊,得冲一冲!”
2019年9月17日下午2点,白阿师带领3个工作队小组成员对挂钩的7个村86户贫困户逐一进行再宣传、再动员、再检查,一直忙碌到傍晚掌灯时分,当他走到最后一户村民家门口时,大家发现老队长有些不对劲:脸色潮红,肢体也不灵活了。
“队长,我们先回去吧,明天再来!”可白阿师却口齿不清地表示,必须把这户人家的情况搞清再走。 于是,他拖着病重的身体,艰难地走进屋里,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要求,坚持把最后一户村民排查工作认真细致地做完。
“扶贫工作绝不能等”
当他走出村民家,早已撑不下去的身体让他一上车就晕倒了。队员们再也不听他“狡辩”,迅速把他送到医院。经检查,白阿师患的是胫动脉重度狭窄。医生说,如果再送晚一点,就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心里始终想着扶贫工作,做完胫动脉剥脱大手术后才一个星期,白阿师就提出要出院。他说:“扶贫工作绝不能等,决不能因为帮扶的贫困户不能如期脱贫而拖红河县、红河州的脱贫后腿。”
正是有这样强大的信念,三年多来,白阿师用他的努力与付出、责任与担当,带领大家苦干实干,交上了一份可喜的脱贫攻坚成绩单:定点帮扶村的贫困发生率从建档立卡初期的42.65%降至0.86%;2020年5月,经第三方评估全村达到脱贫出列标准。连续三年,农行红河分行在年度定点扶贫考核中均被州委、州政府评为良好单位。
“挺起身子加油干,扶贫工作不耽搁,不能等。”这是白阿师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扶贫工作队长的职责的真实写照,也是扶贫路上,他最朴素的初心。(文/刘荣)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