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咖啡何以拥有诸多“第一”,却依旧不招人“待见”?

大约一个月前,云南咖啡走进了头部明星和网红的直播间。全球好物推荐官薇娅联合岳云鹏、宋小宝等极限挑战天团的成员做直播,吸引了超过2000万人在线观看,短短5秒的时间,云南挂耳咖啡就销售出去了3吨。

5秒,3吨,这是一个亮眼的成绩。

亮眼到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现在云南咖啡备受追捧,接受程度高,话语权提升。

要知道此前,云南咖啡不仅在国内缺乏认知,在国际市场上,更是寂寂无名,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云南还有咖啡,更别提精品咖啡。

但是,扪心自问,撇开明星和网红的直播滤镜,你真的了解云南咖啡,又真的“待见”云南咖啡吗?

01中国的第一株咖啡树,种在云南

相传,公元6世纪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牧羊人,因羊吃了一种红色果实而异常兴奋,进而发现了咖啡树。经过千年的辗转传播,从非洲到阿拉伯半岛,再到欧洲,而后随着大航海和殖民者的脚步在南美和亚洲大量种植,咖啡的香气在全世界弥散开来。

直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千年东方古国受到了来自西方世界的剧烈冲击,封闭的国门渐次打开,咖啡才在这滚滚浪潮夹裹中涌入中国。

当时许多传教士自越南边境进入云南传教,影响至深。1904年,一位名叫田德能的法国传教士来到云南大理宾川朱苦拉村,种下中国大陆第一株咖啡树,揭开了一个世纪云南咖啡种植的序幕。

田教父教会当地村民种咖啡、喝咖啡、出售咖啡。从此,当地的村民开始有了自种、自磨、自饮咖啡的习惯,并延续到了今天。

02中国的第一间咖啡馆,开在云南

1905年,中国内地第一间咖啡馆在蒙自诞生,取名“滇越铁路酒吧间”。不仅出售咖啡,还出售酒精饮料,是咖啡馆与小酒馆的混合产物,也是欧洲咖啡馆的主流模式。

1910年,滇越铁路正式通车,云南被迫成为开放的窗口。独具法式风情的各种舶来品,随着一列列钢铁巨龙翻山越岭而来,咖啡由此逐渐风靡,并伴随着滇越铁路不断延伸,走向全省全国。

二战期间由陈纳德创建的飞虎队,成为昆明上空一个浓墨重彩的传奇记忆。伴随着飞虎队的到来,昆明大街小巷出现了不少咖啡馆,还有很多美国咖啡在南屏街中段的高山铺出售,价格也不贵,普通老百姓都能买得起,因此对一些老昆明人来说喝咖啡便由时尚生活转为日常生活。

由越南女老板阮民宣在昆明开设的“南来盛”咖啡馆,以新鲜研磨咖啡为招牌,爱国华侨陈嘉庚曾是这里的常客,沈从文在这里宴请过胡适,周恩来也在这里喝过咖啡,认为味道与他青年时期留学法国时相差无几。

03 全国95%的咖啡产自云南

云南拥有非常适宜的昼夜温差和高海拔低纬度生态,这些都是咖啡豆生长所需要的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比肩世界咖啡顶级产地;加上云南充沛的日照和雨水,临沧、保山、普洱、德宏都是云南咖啡的生产重镇。

目前,云南咖啡产量占到了全国的95%左右,普洱咖啡更是80%以上出口到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

我们可以这样说,“云南咖啡”几乎就是“中国咖啡”的代名词。

04让世界咖啡巨头点赞的云南咖啡

早在30多年前,雀巢公司就与云南省普洱市开始咖啡种植合作。2017年,雀巢在云南采购的咖啡豆达1.2万余吨,已经占到云南咖啡总产量的11%左右。

从2012年起,星巴克也开始采用云南咖啡豆做咖啡。星巴克严格的种植和认证规范,加上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海拔条件,使星巴克首次把产自中国的云南咖啡豆列入了自己的高端品牌“星巴克臻选”产品线内。

05 云南咖啡馆几乎找不到云南豆的影子

之前听在云南做咖啡的朋友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咖啡爱好者在昆明逗留的一天里,一共打卡了6家咖啡馆。每到一家,他问的第一句话都是:“有没有云南豆?”得到的回答却是,大部分都没有。

有些咖啡馆馆主听到他想喝云南豆,就像做地下交易一样,偷偷在吧台下拿出一袋没有任何商标的纸袋递给他。还有的咖啡馆直接把云南豆标成是进口豆卖。

云南豆在自己产地的咖啡馆地位之低,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06 从农作物转变为商品 云南咖啡走在精品化的道路上

云南虽占据着全国95%的咖啡产量,但云南咖啡前期的发展主要是跟着雀巢起来的,所以老一辈咖农大部分做法就是,把商业豆卖给雀巢工厂。

但现在成长起来的咖二代们,他们看过世界,接受过高等教育,了解消费升级的趋势。他们开始从种植、采摘、处理等方面向精品豆靠近。

不少精品咖啡品牌也渐渐发现云南咖啡的魅力所在。2015年,中国本土的精品咖啡连锁品牌Seesaw开启了“十年云南计划”,把领先当地的加工处理方式培训与传授给咖农,并成立云南咖啡社群,让云南咖啡豆的价值不断提升,向精品化迈进。

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的一组数据,似乎能够说明这个问题。每年来自大理(宾川县)、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文山、怒江8大产区的3万吨豆子,通过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交易,其中商业豆、优质豆、精品豆的比例是:82% 、11% 、7%。

今年,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第5次举办云南生豆大赛,从参赛的豆子品质来看,精品率已经从50%攀升到了95.45%,国内精品咖啡馆选购云南豆的量这几年有明显提升。

除了Seesaw,像Manner、鹰集、鱼眼这样的精品咖啡品牌,云南豆都正在成为其菜单上的一个选项。

相比之前,云南咖啡越来越受关注是事实,但用“备受追捧”却远远不足。云南咖啡开始有高品质精品豆也是事实,但咖啡这个产业链条太长了,在精品化的道路上,云南咖啡只迈出了一小步。

云南距离世界精品咖啡产区,还有多远?

相比于有百年,甚至更长种植历史的巴西、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等产区,云南咖啡如果从1989年开始算起,也不过区区30年发展史,而精品化之路,其实不足5年。

对云南来说,缺乏消费者认知、树种单一、人工成本高、机械化采收难度高、缺乏统一的分级标准、小散户多稳定性差等,仍然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中国的第一株咖啡树,中国的第一个咖啡馆,占全国咖啡95%产量……的确,云南咖啡值得骄傲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但是,云南咖啡,又必须真正扎扎实实,从品种到土壤,从种植到采摘,从后期处理到烘焙,从萃取到杯测,每一步都让自己跻身国际咖啡市场的价值体系中,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精品咖啡产区的选项。

文章结尾,想借用Seesaw“十年云南计划”负责人的一句话,“未来,不说超越巴拿马这些大话,只希望大家在提到精品咖啡产区的时候,云南是其中的一个选项。”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云南咖啡何以拥有诸多“第一”,却依旧不招人“待见”?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