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160亿!云南有色金属盟主之争,竟是一边倒?

文/幺九零

在A股上市的36家滇企门派中,除去一贯强势的生物制药板块外,有色金属无疑是“江湖圈”中最具威慑力的存在。其中,以驰宏锌锗、云南锗业为首的“紫禁论剑”一直备受业界关注。

一场实力不均的锗业龙头之争

何谓论剑?“剑”是锐气的象征,“论”则需要旗鼓相当的实力。

纵观两家企业的“江湖”地位,前者镇守滇东,是中国最早从氧化铅锌矿中提取锗用于国防尖端工业建设的企业之一,也是“两弹一星”研制的参与者。目前,企业依托自有锗资源年产锗产品含锗40余吨,约占国内锗金属产量的45%,全球锗金属产量的30%以上。

后者盘踞滇西,拥有较为完整的流水产业链,锗产品销量全国第一,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锗系列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值得注意的是,云南锗业营业收入来源占比最大的仍为材料级产品的销售,因此锗价涨幅对公司盈利能力有直接影响。

乍眼一看,两派门规均有抢坐锗业“第一把交椅”的雄心壮志,孰强孰弱尚不得知。

但当我们“咬”定数据,纵览驰宏锌锗和云南锗业长达一年的招数切磋后,有关锗业“第一把交椅”归属权的答案已然清晰可辨。

从现阶段战力值来看,驰宏锌锗2019年营收164.03亿,净利润7.77亿,同比增长24.78%,每股收益0.15元;同期,云南锗业营收4.18亿元,同比下滑10.02%,净利润负5914.5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驰宏锌锗相关数据

云南锗业相关数据

若仅以营收数据对比,二者业绩相差近四十余倍!体量不等,又谈何“论剑”?

再者,双方市值排行也相差甚大,仅以2019年5月云南省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举例:恰时,驰宏锌锗以257.62亿位居全省第四;而云南锗业则以55.25亿位居全省第二十名……江湖地位由此可见。

从自身内力来看,2019年驰宏锌锗国内备案的铅锌资源储量达568.68万吨,锗产品含锗产出42吨,占国内原生锗产量的49.01%,占全球原生锗产量的34.09%。截止目前,公司在云南、内蒙古等地区拥有探矿权66个,玻利维亚片区拥有矿业特许权22个,而在加拿大100%控制的塞尔温矿山中,则包含了1604个矿物权和采矿租赁权。

同年,云南锗业及子公司生产可供销售的锗材料级产品为25.80吨(金属量),生产红外级锗产品折合锗金属量4.48吨,生产光伏级锗产品7.62万片,生产光纤级锗产品18.40吨……2010年至今,公司下属梅子箐矿山累计开采消耗锗金属量9.39吨,本年末梅子箐矿山已经完成关停退出工作。

总言之,在这场对决中,无论是拼内力还是比招数,驰宏锌锗都占尽上风,稳坐头把交椅,而实力相对薄弱的云南锗业,前路依然漫漫。

精深加工才是未来出路

锗,是一种稀有分散元素,作为典型的小金属,供应及需求都相对集中,且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和下游产业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现阶段国际上先进的锗产品制造商对下游深加工领域已形成很大程度上的垄断,其依靠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获取远高于上游企业的利润,可以说,当前发达国家在全球锗行业中,尤其是精深加工领域优势较为明显。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国内企业虽然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但大多数领域仍为初级、中级产品供应商。目前,国外资源供给不足需要从我国进口锗产品的情况短期内难以改变,但国内出口产品将由二氧化锗、金属锗向后端深加工产品转移的趋势也将逐步加深。

结合上述背景,让我们再次聚焦云南锗业。按产品类别,该公司营业收入来源占比最大的仍为材料级产品的销售。故而,在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下游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云南锗业产品产量同比上年大幅下降,其中:光纤级锗产品、红外级锗产品(毛坯及镀膜镜片)、光伏级锗产品的产量同比上年分别降低29.52%、39.54%、53.56%。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846.6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负5,914.53万元。

而产量的大幅下滑也造成了其产品销售收入的同比下降,由于价格下降影响营业收入合计1,161.95万元,其中:材料级锗产品下降27.21%,红外级锗产品下降17.46%,光纤级锗产品下降6.13%等。

基于目前的严峻形势,该公司只有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产品,希望通过下游精深加工产品保证公司赚取产业链中利润率相对较高的部分。

因此,不少业界人士认为,云南锗业下游产品能否释放产能,销售比重能否发生质变,将会成为该公司未来是否敢与头部“高手”再次叫板的实力与底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贫富差距”160亿!云南有色金属盟主之争,竟是一边倒?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