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汤雅如
编者按:
徐志斌,甘肃人,曾常年专研藏药、中医药。四年前加入龙发,转而对彝药发生浓烈兴趣。
彝药,自然来自于云南的彝乡楚雄。在这片风情万种的彝族土地上,地道天然药材千百年来和彝族人民的生活和健康紧密纠葛在一起。
楚雄州制药厂,就是根植在彝乡的民族企业,始建于1967年,后更名为楚雄雁塔药业,如今它的名字叫龙发制药,新三板彝药第一股。
徐志斌说,发展现代彝药,要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在传承和挖掘彝族医药的基础上,兼容并包,进一步发展彝族医药的内涵。
生物医药在云南有着强大的资源优势,也有以《滇南本草》为代表的深厚的研究基础。在大健康产业发展不断前进的现代社会,云南民族医药的代表“彝药”又会和新的社会需求叠加出什么样的产业效应?
云南的医药人欠云南医药产业一个大发展。大胆创新,阔步前进,云南白药已经走出了一条样本之路,像龙发制药这样更多的云南医药企业,也正在披风前行。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大声地为他们加油——
奔跑吧,云南药企!
作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的翘楚,云南龙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在北京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彝药第一股。对于龙发制药来说,新三板上市将是一场富有使命感的新挑战。究竟龙发制药如何布局?未来发展又将有哪些新举措?日前,龙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徐志斌接受了今日头条的采访。
从了解到热爱,彝族医药大有可为
彝族医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彝族人民在在与自然灾害及疾病的斗争实践中,慢慢地积累了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体质的经验,同时也发展了医药知识。徐志斌认为彝药的竞争力在于彝族地区丰富独特的天然野生药材,以及集聚彝族人民智慧、经验的祖方。彝族药物众多,运用非常广泛,徐志斌提到明代云南嵩明人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早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书中记载了不少来源于彝族药的药材,都已成为云南地道药材。
要对某一产业有所研究,甚至有所成就,首先要有所热爱。徐志斌是甘肃人,甘肃中医学院中药学学习中药,曾常年研究中国传统民族医药之一的藏药。四年前加入龙发制药,开始对彝药深入研究,认为彝药大有可为,对彝族文化也颇为喜爱。在徐志斌看来,彝族医药的发展是源于百姓对生活的经验,因此,发展现代彝药,也要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在传承和挖掘彝族医药的基础上,兼容并包,进一步发展彝族医药的内涵。
新三板上市,龙发迎来新挑战
云南龙发制药的前身是楚雄雁塔药业,始建于1967年,原名楚雄州制药厂。五十年来,制药厂通过改制不断发展,如今在新三板成功上市,龙发制药始终要求自己以优质药品造福百姓,利用其资源、技术、设备、人才、网络等优势,拥有国家药品批准文号167个品种,其中14个是独家品种,发明专利超过69项。
目前市场上发展较好的民族医药有苗药、藏药,彝药作为最古老的民族药之一,发力较为缓慢。于是,龙发制药将更多的精力聚焦到彝药发展。实际上,龙发制药不仅仅有彝药。彝药是其最核心的部分,其次是儿科药,及经典中成药。其中蒲地蓝消炎片、陈香露白露片、秋泻灵合剂、乌金活血止痛胶囊、复方大红袍止血胶囊、小柴胡颗粒等都是龙发制药的代表产品。
近年,龙发制药带领彝药在民族医药发展上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了国家民委认定的民族药生产企业,也是彝药品种最多的药企,在国家发展大健康、发展民族医药的当下,扛起了彝药发展大旗。如今成功登陆国内新三板,龙发制药将借此在资本市场发力,并对彝族医药的理论做出更多的整理、挖掘,进行产品的二次开发以及新药研制。
徐志斌坦言,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并不少,但是对于彝族医药来说这并不普通。龙发带领彝族医药站在了更大的平台上,将获得更多的人才和资本关注,从而对龙发制药自身的管理、研发、营销带来了更高要求,这对传承和发展彝药来说意义重大。
面对发展滞后,提升彝药竞争力
据悉,2014年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已达1013亿元,其中,实现种植产值218亿元,工业总产值348亿元,商业销售收入447亿元,这说明民族医药产业无论是从产值还是产量来说,未来前景都是巨大且不可估量的。但是,作为一支潜力股,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徐志斌认为产生这样的滞后存在多方面原因,其中包括产业发展需要政策和资金支持。民族药的挖掘和整理速度较为缓慢,而云南生物医药企业缺乏研发力量和人才储备,营销能力也相对落后,因此出现了云南制药企业很多但大多“难成气候”的现象。
针对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和企业自身的不足,龙发制药实现了很多调整和进步。作为一家集药材种植、药物研发、药品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龙发制药与中科院、复旦大学等学术机构达成项目合作,并形成以云南为核心、布局全国的营销版图,不断壮大企业自身队伍,储备优秀人才,升级中药提取和生产技术,加大设备投入,并将借此次新三板上市契机为企业注入资金,做大彝药产业,提升彝药、民族药产业竞争力。
大健康大发展,打造民族医药品牌
去年底,昆明市发布了《昆明大健康发展规划》,在大健康时代到来之际,龙发制药又将如何抓住机遇,发展以彝药为核心的传统民族医药企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健康常态化的社会变化,造就了大健康产业的繁荣。为此徐志斌表示,龙发制药将抓住当今医药产业由传统医药产品向大健康产品产业转变的趋势,密切关注大健康产品市场需求,推进医药产业向大健康产品产业转型。龙发瞄准云南本土特色,尤其是彝药、彝医相关特色,在实现大健康的道路上提升自身竞争力,培育更多天然健康的彝药产品。
中医药发展不仅关系到医药工业,更关系到从事相关产业的农民,以及在医药产业发展下受益的百姓。龙发制药多取材于天然野生药材,对于种植药材、采集野生药材的农民来说,发展彝药能够为他们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中药及中成药价格相对较低,治未病的效果却大大优于西药,对老年慢性病的治疗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近年来,我国大力扶持中医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为中医和民族医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彝族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更高要求的挑战。带着对彝药与生俱来的热爱和推动中国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的使命,相信龙发制药将在企业发展中且行且思,借力资本市场,打造出更优质、更响亮的国内外知名彝药品牌。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