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停跳、不开胸,全球首例二尖瓣修复术在云南阜外医院首秀成功

心不停跳、不开胸,昆明完成全球首例二尖瓣修复术

继上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简称云南阜外医院)成功实施云南省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潘湘斌执行院长主刀完成MitralStitch全球首例手术,在不劈开胸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仅用超声引导就通过微创切口修复了二尖瓣功能,该手术由跨学科、跨专业、跨医院的复合团队使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itralStitchTM二尖瓣修复系统完成治疗,标志着中国研制的首个二尖瓣微创修复系统获得成功。

二尖瓣返流(Mitral Regurgitation, M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是由于二尖瓣瓣叶、瓣环、乳头肌、腱索等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导致二尖瓣前后叶吻合不良导致的。据估测,我国重度MR的患者在1000万以上,但得到外科手术治疗的比率低于2%。

心不停跳、不开胸,昆明完成全球首例二尖瓣修复术

心不停跳、不开胸,昆明完成全球首例二尖瓣修复术

(正常二尖瓣保障血液由左心房流向左室,MR时,左心房负荷和左心室舒张期负荷加重,临床上出现肺淤血和体循环灌注低下等左心衰竭的表现。晚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全心衰竭。)

纵观心脏瓣膜手术的发展史,先后经历了最早的无法治疗、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手术(1.0时代)、腔镜辅助下的小切口手术(2.0时代)、目前已经进入了导管介入治疗时代(3.0时代)。而二尖瓣结构及二尖瓣返流病因均十分复杂,经导管修复二尖瓣难度非常大,也使介入修复二尖瓣成为瓣膜病治疗3.0时代的“试金石”。

该团队首席顾问专家孟旭教授表示:“如果把主动脉瓣的介入治疗比作驾驶自动挡汽车,二尖瓣的介入治疗就类似驾驶飞机,需要考虑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并在有限的影像导航下,运用导管远距离进行手术操作。”

心不停跳、不开胸,昆明完成全球首例二尖瓣修复术

(1.0时代,正中开胸,需体外循环支持;2.0时代,腔镜下小切口,仍然需体外循环支持;3.0时代,经心尖小切口或股动脉穿刺,X线或超声引导,无需体外循环支持)

目前,全球有超过50种与二尖瓣相关的器械正在研发中,但已经上市并获得欧洲CE认证和美国食物药物管理局(FDA)认证的产品屈指可数。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胡盛寿院士高瞻远瞩,一直致力于组建复合技术团队并联合生产企业研发经导管瓣膜修复器械,此次新技术应用成功是推动产学研协调发展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MitralStitch采用经心尖路径微创修复二尖瓣反流,其最大亮点在于即可以实现单纯植入人工腱索,又可以完成二尖瓣缘对缘(Edge to Edge)修复手术,且前叶和后叶牵拉靠近的程度可调。与目前国际市场广为流行的Mitralclip系统相比,其应用范围更广,既可用于修复器质性二尖瓣反流(DMR),又可被用于修复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相较Mitraclip系统必须经股动脉径路,经心尖径路使操作距离更短,器械可控性更强,且避免了Mitralclip使用过程中,穿刺房间隔到达手术部位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更重要的是这项中国智造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专利,是真正的中国技术、中国方案。

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为一名高龄病患,胸闷、气促3年,病症加重4个月,伴双下肢浮肿。近1周病情明显加重,急诊入院后诊断为二尖瓣后叶脱垂伴二尖瓣大量反流。国外产品难以修复该患者脱垂的瓣叶,应用MitralStitch才能修复瓣膜功能,术中于患者肋骨间切开约3~4cm的小口,在心尖做完荷包后导入MitralStitch二尖瓣瓣膜修复系统,在食道超声引导下操作器械钳夹二尖瓣后叶脱垂部位,并植入人工腱索。从导入MitralStitch开始计时,到完成人工腱索植入,耗时25分钟。术后即刻二尖瓣反流程度由大量降低为微量,出院前复查超声显示反流程度降低为极微量,二尖瓣功能正常,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上图:术前超声多普勒图显示二尖瓣大量反流;下图:术后即刻超声多普勒图显示二尖瓣微量反流)

MitralStitch的主要设计者潘湘斌教授指出:“MitralStitch的设计原理与传统外科手术非常接近,它通过导管介入的方式实现了外科手术缝线+垫片的修复方法。我们为这套系统设计了特殊的辅助臂,不但可以在超声下定位器械方向,还可以辅助钳夹瓣叶;器械还具有夹持效果探测功能,保证每次操作都能在瓣叶的正确部位穿刺,让术者操作游刃有余;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让我们只需要超声引导即可完成整个治疗,避免X射线照射对术者和患者的影响,并降低这项技术的应用门槛,使更多的医生能帮助更多的患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心不停跳、不开胸,全球首例二尖瓣修复术在云南阜外医院首秀成功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