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开年暴击:昆明后地产时代的消杀,经典集团涉足破产重整

2014年,昆明房地产行业陷入深度调整。

如果把2014年比作昆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分水岭,那么,曾属于云南本土房企的“前地产时代”无疑是辉煌的,手摇城改大旗,无数商人加入本土房企队列,风光无两。不过,生活总会起起落落,昆明“前地产时代”有多温柔,“后地产时代”就有多残忍。

一家接一家本地房企挣扎、呼救,有的死去、有的等来救兵、有的缩减蛋糕尺寸、有的转行、有的陷入沉寂……

以隆格兰花园惊艳业界的经典集团也凋零于昆明的“后地产时代”。在2014年资金遇创之后,经典集团于2015和2018年先后被华信与佳兆业拯救。开始于2001年的经典地产“杨时代”在2015年戛然而止,但客观说,恐怕没有哪个正经商人一开始就想让自己的作品成为城市疮疤,于金钱如此,于抱负亦如此。

起于2013年3月的经典集团“七盘联动”最终扼于襁褓,但这不是笑话,而是大佬拼杀江湖总会发生的生死故事。

还记得2015年4月经典集团“杨时代”宣告正式落幕的那场发布会——“华信资产入主经典集团新闻发布会”现场,经典集团CEO泪如雨下,其余集团高层的脸上写满了落寞。连发言机会都没有的“杨时代”团队就像败退的士兵,只能强颜欢笑地看着北京来的华信领导在现场侃侃而谈、风光无两。

杨总在昆明“后地产时代”留下凄凉退场的背影,但城西的功德碑也刻下了他的名字。

然而,本地知名房企一个接一个倒下,也不能体现“后地产时代”的真正残酷,无差别“攻击”才是昆明“后地产时代”的消杀手段。

2015年4月,杨总退出云南经典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经典集团”),外来京企华信资产顶上了大股东之位;2018年8月,擅长幕后工作的华信与房企佳兆业达成战略合作,南市区的佳兆业壹号公馆(原经典名旺角)、大渔片区的佳兆业蓝楹湾(原经典昆明湾)、西市区的佳兆业城市广场(原经典双城)亮相。

有意思的是,在佳兆业推动这三个项目之前,也就是2016年6月,银华基金旗下从事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子公司银华资本就悄悄入股经典集团成为大股东。

2021开年暴击:昆明后地产时代的消杀,经典集团涉足破产重整

佳兆业城市广场售楼部实景

华信资产在经典集团的主导权在削弱,经典集团本身看似走得也不算顺利。2021年1月14日,人民法院公告网分别发布了两则公告,“经典”之名再度被提起。

公告显示,2020年12月30日,昆明中院依据云南来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申请裁定受理经典集团重整一案,并于2020年12月30日指定经典集团清算组担任经典集团管理人。经典集团债权人应自2021年3月18日前,向经典集团管理人申报债权,书面说明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及是否属于连带债权,并提供相应证据材料。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时间及地点将另行通知。

另一则公告显示,2020年12月30日,昆明中院依据昆明经之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经之典地产”)的申请裁定受理经之典地产重整一案,并于2020年12月30日指定经之典地产清算组担任经之典地产管理人。经之典地产债权人应自2020年3月18日前,向昆明经之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管理人申报债权,书面说明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及是否属于连带债权,并提供相应证据材料。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时间及地点将另行通知。

(注:经之典地产原为经典集团旗下公司,也是原经典昆明湾、现佳兆业蓝楹湾的项目公司,2015年上半年由华信资产接手。)

有意思的是,去年年中,平安银行总行曾发布关于经典集团、昆明垠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两则债权转让公告,内容显示,截至5月底,两家公司的债权本息合计约38.6亿元,抵押物涉及西山区梁家河、龙泉路、大渔片区、富民等多个区域的净地,面积约885亩。

对于经典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垠创地产的这笔债务,似乎平安银行也“背不住”了。

结合此次破产重整消息,经典集团的前行之路已然遇到了瓶颈。虽说破产重整不是破产,它意味着这家公司“还能再抢救一下”。但“抢救”的意思,可能也暗示着目前还是经之典地产大股东的华信资产以及经典集团大股东银华资本已感觉“吃力”。

自2015年华信资产相继接手经典集团和经之典地产后,为了抚平“杨时代”留下的疑难杂症,想必也是费了许多心力。2016年银华资本入股成为经典集团大股东,2018年华信资产又与佳兆业合作,相继推动经典双城、经典名旺角和经典昆明湾三项目开发,按理说,华信资产、银华资本及佳兆业联手想必还是颇具实力的。

不过,也许是“杨时代”留下的“七盘联动”太恢弘,即使起来三盘,也还有四盘等待复活;又或许是去年年中发布的那38.6亿元债务问题过于根深蒂固,虽然“杨时代”已落幕近六年,但如今仍有大量遗留问题亟需解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2021开年暴击:昆明后地产时代的消杀,经典集团涉足破产重整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