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老昆明不喜变化,“甩”完米线都要固守一家开个几十年的“凹糟馆”,眼瞅着渐渐沧桑的老板娘,再吃完味道“亘古不变”的豆花米线或者老昆明卤面,方觉得这一天的生活才是生活。
当80后、90后乃至00后也加入到一成不成的老昆明味道时,很多人此时方醒悟,四季如春的昆明气候,确实养育了一班“顽固不化”的昆明人。
要让老昆明改变,还是有点难度。
不过,7月11日的昆明滇池东岸,当绿地香港在此布下第二个千亩大盘亮相时,竟吸引绝大多数的老昆明“倾巢而出”,直奔地处昆明斗南滇池生态湿地公园旁的海之城时,你得承认,那个略显“顽固”的老昆明做派,其实还是没有变。

7月11日,绿地·海之城示范区开放现场
曾经渐行渐远的滇池
逐水而居,从来都是国人们的理想人居。
纵览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和文明,从来和水都是密不可分。
这和老昆明热爱滇池、环滇池居住是一个道理。

昆明,滇池渔船(谨言/摄)
30多年前的滇池,是老昆明热爱至骨子里的滇池。
那时的滇池水,用老昆明的话讲:“清汪汪呢,让人爱得很!”
多少的昆明人,在滇池里嬉戏,滇池湖畔生长。
在他们心中,吃滇池里的鲢鱼、金线鲃,在滇池水里、岸边耍,那才叫昆明生活。

昆明,滇池渔民(谨言/摄)

资料图片:滇池污染
当然,这不过是滇池曾经的一段过往史。
如今,历史早已翻篇。
但历史的教训,已通过现实案例,让每一个老昆明铭记在心。
重新回归的焕美滇池
直到轰轰烈烈的滇池治理开展,“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回归,直到牛栏江引水工程进入盘龙江,成为滇池焕新的置换活水。
如今,滇池水日渐澄澈,滇池原生态鱼金线鲃重新回归,藏在老昆明骨子里那份热爱滇池的炽热情感,又回来了。

昆明,滇池实景
滇池西山的美,永远是昆明人心中最靓丽的风景线。
在海埂东码头和正在修建的呈贡新城码头,昆明即将恢复水航运,滇池又将重现船来船往的盛景。
从翠湖时代走向滇池时代的新昆明,正以人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速度日日翻新。
今年年底即将通车运营的地铁4号线,将与已通车运营的地铁1号线并行、呼应、链接,还将滇池东岸的部分版图,纳入进主城和呈贡新城无缝衔接的地铁网络中。
4号线在斗南片区有斗南站、金桂街站、梅子村站,过了梅子村站,就是古城站和可乐村站,正是这两个地铁站,就位于绿地·海之城项目规划内部。
买房子要买地铁旁,成为很多人置业首选。当近滇池的绿地·海之城,竟然同时拥有两个地铁站,也难怪项目一亮相就这么惹眼了。
滇池东岸新来的千亩大盘
绿地·海之城,这个占地约1900亩的文旅大城项目,配套有约340亩教育用地以及600亩文旅用地。
约340亩的教育用地里,规划有6所幼儿园、3所小学、2所初中和2所高中15年全龄教育配套,项目拟引入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的附属院校,以及国际知名教育品牌。
约600亩的文旅城里规划有多彩秘境、丝路重镇、人文花园、千古商道、云影天光5大主题IP,绿地将为昆明乃至云南演绎一个又一个的新传奇。
与以往省外置业者更青睐滇池畔亲水住宅不同的是,稍显“古板”的老昆明,这几年的置业习惯,保有“慢半拍”的节奏几乎不变,依旧是不急也不慌。
2020年7月11日,当千亩大盘绿地·海之城开放营销中心和示范区时,按捺不住的老昆明们竟然蜂拥而至,“慢悠悠”的老昆明们也开启快节奏了的模式。
这是多年来久违的现象了。
现场问询了很多人。他们都说,他们都想重回滇池畔了。
据悉,绿地·海之城首期项目主要以16-18层的板式小高层和4层的叠墅为主,小高层户型面积有110平米、134平米、144平米等三种户型,超大阳台、双卫设计、动静分区、精装交付;而叠墅户型的建筑面积约143平米,实际使用面积约220平米,阔绰的居家尺度,足够舒适。
再加上老昆明对绿地实力的认可,眼瞅着绿地旗下的绿地·云都会、绿地·海珀澜庭、绿地·大城天地、绿地·中央广场、绿地·滇池国际健康城、绿地·东南亚中心、绿地·云和中心等多个项目,一个个从蓝图变成现实,他们怎会不充分信任绿地·海之城,对绿地·海之城有更多期待呢?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