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实现振兴东北,哪里的房价最先涨?”
有天打开电视,综艺节目里的主持人一本正经地问道。东北省会城市轮番猜了个遍都没对,一群人疑惑对视,冒着一连串问号。
——三亚啊。
主持人揭晓谜底后,电视里的人笑作一团。但只怕,这个答案要改写了。
2017年,东北人买走了海南近1000万方的商品房,在三亚,1/3的房子是东北籍客户买的。“东北挨冻多年,承蒙海南善待”,这调侃真不是白白感叹的。
东北的冬夜漫长、极寒,只要寒风稍起,你问东北人要去向何方,他们总是指着大海的方向。就像候鸟迁徙,跨越4600公里,来到两地最大温差50℃的温暖南国。
朋友老旭一家,候鸟式的旅居生活,已经连续4年。曾经每年一半时间都在倚赖供暖系统的外公外婆,6月入夏的时候才会回到东北,又在开始变冷的10月抵达三亚,着急忙慌脱掉厚重的秋裤和雷锋帽。
只是多年过去,这里最浪漫的消遣仍然停留在穿着大裤衩坐看海浪拍打沙滩,再加上生活成本又高居不下,海南也变得不那么香了。
除了海,海南还有什么?
海南靠近海边的地方,到处都是精致的过冬小区,绿树成荫,碧海蓝天。大多数外地来客寻着“5分钟就能达到海滩,盆那么大的芒果”的指引,还有各种社交平台小视频的洗脑式传播,来到这里。
老旭家也是如此,多年前带着外公外婆到海南,整个城市都是熟悉的乡音和独特的东北气质,每年到三亚“猫冬”的异地老人中,只有1/4不是来自东三省。几年下来,那些黑土地铺满白雪的回忆仅仅是东北老乡们扯家常的闲口。
三亚市中心的白鹭公园,被称为全国利用率最高的公园,每天早晚洋溢着广场舞林江湖的热情。事实上,只要有大片空地和树荫的地方,就能传来音箱里的重低音、踢踏的脚步声、象棋擦撞的清脆声响。
但日子只是这么过吧,会让人渐渐失去兴趣,因为旅居的生活实在无聊。“海南有海,但似乎除了天气暖和,啥也没有”,老旭经常会抱怨。
海边的小区,风大潮湿,衣服被单发霉是标配,因为远离市区,大多交通不便,公交系统匮乏,打车难,海南风景是很美,但出去一趟也比较折腾,一来二去走亲访友不方便,休闲娱乐也比较单一。
小区附近商业娱乐设施也少,门口就几个购物小超市,价格还算合理,但种类不多,为数不多的进城机会就要抓紧囤物资。没事只能楼下泳池天天泡着。
“明明这里胜似桃源,有时候总显得不那么柴米油盐。”不只是老旭,物价高始终饱受三亚异地来客诟病。
三亚物价究竟有多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根据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三亚肉类、蔬菜及瓜果价格明显比北京上海高,部分品种还成倍增加。广州的大白菜比三亚高1毛,其余商品价格全部甘拜下风。
与此同时,2018年三亚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北上广的一半。“要么是靠山囤海鲜,要么是28元一盘的五星级青菜”,尽管东北饭店占领街头,但谁也不会天天下馆子。高物价和低收入的对比着实强烈。
近几年,高企的房价已是不争的事实,海南楼市调控也限制了购房欲望,旅居海南的潜在人群大有转移之势,有的去了广西北海,还有的瞄上云南西双版纳。
旅居在海南,“生活”在版纳
说来也神奇。
这些年去过很多次版纳,白天集市上,穿着傣族服饰的东北小妞给本地人推销仿羽毛发卡;告庄夜市里,不开口根本不知道卖鲜榨果汁和傣味烧烤的竟然是夹带着本地口音的东北摊主;东北人爱吃饺子,于是因地制宜开始做傣味饺子。
还有人说:东北话都要成为西双版纳第二语言了!
海南、西双版纳常常被拿来比较,在自然条件上,常年温润、负氧离子极高的西双版纳也不遑多让,在这里只想大口呼吸,恨不得把身体身体里的空气都换一遍。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野象谷、曼听公园、傣族和佛教的异域风情,数不清的地域特色已经被熟知。冬日里依然盛放着茂密植被,初次到访的人也会倍感熟悉亲切。
相似气候条件下,版纳则更迷人和有趣,没到过版纳的人,无法体会这种“深度舒适”。
好几次去版纳,就是为了吃,下了飞机,就往熟悉的店铺飞奔。耗油拌芒果、油呛系列、凉拌一切,我作为一个德宏人,什么酸酸辣辣什么稀奇烹饪没见过,但遇到自成一派的版纳美食,也不得不为几道菜深深折服。
耗油拌芒果?乍一听什么黑暗搭配,耗油、小米辣、蒜……拌芒果?来一片,好顺滑的口感,又辣又咸又甜,极具冲突但毫不违和,嘶啦着嘴就吃完一大碗。
每天睁眼就是吃,顿顿不重样,只有一句长叹的“嗝————”。原生态食材和清甜的水无法复制,同样的烹饪方法,在其他地方味道也不一样。太多神奇的美食,只能向天再借10个胃。
相比东北朝五晚五的冬日作息,版纳这座不夜城的狂欢显得异常热闹。
“在东北上学,第一次听说夜市是在下午两三点开市的”
“那天晚上9点飞机到了哈尔滨,来接我们的当地人说他是从被窝里爬起来出门的”
“真的是….东北八点就差不多清场了,在云南我可以嗨到大半夜”
5点天黑,7点犯困,8点不睡就无事可做,凌晨5点不起床都磨皮擦痒。漫长的冬季,东北的土地上仿佛只有大把大把的暗夜。
而与“冷”“雪”“霾”统统无关的版纳,即使天黑了一天仍然没有结束,感情深才一口闷的碰杯文化还在继续,各类夜市、烧烤才刚刚开始,去江边吹吹风看灯影摇曳,朋友相聚杯酒话人生。
这种深度舒适,实际上来源于版纳特有的人文风情。
版纳人纯朴、好客,老旭有次出差到版纳,在路边傣族小吃店,与店家热聊起各地风俗差异,相谈甚欢,店家干脆又送了几道菜。两个月后,老旭带家人去版纳游玩,又到这家店,老板认出老旭,拿出几道还未上架的新菜让帮忙品尝。
那一股子人情味,小时候才会收获的感动,只有在西双版纳才能被唤醒。
版纳房价,趋于理性
西双版纳景洪嘎洒机场,不断从身边闪过的地产平面广告,举牌迎接看房团的工作人员,还有到达层出口最显眼的楼盘展厅,似乎提醒着每个人:全国的房企都在奔向这座出生在夏天的城市。
从每平米四五千涨到一万以上,攀升的房价如同这里的气候一样,热度难减,西双版纳,正在成为大批品牌房企打造旅居圣地的开发热土。
但到了2019年,西双版纳房价震荡中出现下滑趋势,新房从年初11000元/㎡的价格逐步下滑,目前保持在1万出头的水平。二手房降幅明显,年初1万,年末掉到8千。
降价之后,版纳房价似乎正在回归理性。滇南和滇西南板块中,版纳不再显得那么突出,邻居普洱,房价从7千多到1万不等,德宏州府芒市均价也达到7千多,相比这两个城市,版纳州府景洪城市开发更为成熟,此时的价格更能容易让人接受。
虽然西双版纳房价下跌,但品牌开发商对于这里的发展前景和预期仍未减弱,融创、俊发、海诚、蓝城、绿城等房企大规模圈地,仍在厚积力量等待市场回暖。而此次价格阵痛,或许会引导版纳楼市趋于良性发展。
昆明到西双版纳只有两种选择,开车需要8小时,乘飞机45分钟,价格差距也比较大。2021年,玉磨铁路(泛亚铁路中线国内段)将全线通车运营,交通通达性更强,昆明到西双版纳仅需4小时,提供了更多的出行可能性。
另外,若西双版纳嘎洒机场扩建顺利推进,将由现在的4D机场升级为4E机场,直飞增多,长线飞机不用经停或中转。交通改善后,版纳无疑将迎来利好,也可能将进一步刺激价格推高。
如果舒服的天气,是上天给予的礼物,那独特的人文风情和浓浓的人情味,更是吸引外地来客的强心剂。在版纳众多的民族节日里相聚,约饭喝茶,把酒言欢,或者一起到周边寻找新玩常,钓鱼爬山、露营徒步,雨林、田园、村落。温暖纯良,追逐所爱,谁会拒绝这样的生活?
耐心一点,版纳的未来,仍然那么美丽。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