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芒苍苍 悠悠和顺——在时光里慢慢流淌

几年前我去到丽江,为它的温柔而倾倒;后来我去到了大理,陶醉在风花雪月的美景里。可是唯有这么一个地方,是我爱惜到不忍让人知晓,生怕太多人的拜访会惊扰它的宁静。

远山芒苍苍 悠悠和顺——在时光里慢慢流淌

它就是和顺,一个坐落在云南西北滇缅边陲的小镇,沉淀了六百年、与世无争。和顺的古名是“阳温墩“,一个浸润着温暖阳光的名字。康熙四十一年,“阳温墩乡“改名为“和顺”,取“和睦顺畅”之义。每每念起这个名字,总能感觉到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息萦绕在心间。

远山芒苍苍 悠悠和顺——在时光里慢慢流淌

沿着古老的茶马古道,翻越巍峨的高黎贡山,悠悠的青石板路伸向远方,清溪绕村,垂柳拂岸,一砖一瓦,一榫一卯,都在讲述这个小镇独特的故事。

远山芒苍苍 悠悠和顺——在时光里慢慢流淌

和顺是一座汉族古镇,始建于明朝,它的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工艺,保存了中原汉族文化的精髓。这里的传统民居多达1000多座,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明清汉族文化的特色。

远山芒苍苍 悠悠和顺——在时光里慢慢流淌

和顺有“三碑八祠”,三座不同的牌坊为古人所立,为了推崇儒家思想和传统美德。最具代表的是“百岁坊”,它象征着长寿和孝顺。

远山芒苍苍 悠悠和顺——在时光里慢慢流淌

第二座为表彰贞节的牌坊,第三座是尊重文化的牌坊。

每个古镇都有宗祠,和顺的先祖从内地迁居于此,至清代开始兴建宗祠,一隅之地,竟先后兴建了寸、刘、李、尹、贾、张、钏、杨八个宗祠,成为遍居海内外的和顺族人回乡的寻根之地。

寸氏宗祠

远山芒苍苍 悠悠和顺——在时光里慢慢流淌

寸氏宗祠,建于清代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是和顺建筑年代最早的宗祠。南亚风格大门始建于明代,一左一右两座石狮是缅甸华侨寸姓族人捐赠。

刘氏宗祠

远山芒苍苍 悠悠和顺——在时光里慢慢流淌

李氏宗祠

远山芒苍苍 悠悠和顺——在时光里慢慢流淌

有人说,和顺有诗书仁理的和气。很难想象,在这一个远离城市的地方,有着中国建馆历史最长,藏书最丰富的乡村图书馆。图书馆门前的匾额是有胡适先生题字,其中书藏七万多册,其中国内珍本,孤本和古籍善本一万多册,馆内还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

远山芒苍苍 悠悠和顺——在时光里慢慢流淌

有人会说,这样一座图书馆和藏书数十万的省级、市级图书馆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但是,要知道这座图书馆建于1924年,当时的和顺只是蛮荒西南边角一隅的的乡村。这座图书馆历经了无数岁月和动荡的洗礼依然屹立,每每想到此节,不得不感慨和顺族人的智慧和对文化的尊重与爱护。

于是在和顺图书馆,你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白天在田里忙完农活的农民来到图书馆,晚上便来到图书馆寻一个安静的角落借着灯光阅读。鹅黄的灯光将古朴素雅的桌凳映的明亮,老式的报纸夹在角落安静地倚靠着,偶尔有轻声翻书的窸窣声,远处孩童们嬉笑打闹的声音随着凉爽的晚风飘进窗口。

远山芒苍苍 悠悠和顺——在时光里慢慢流淌

(文\圆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远山芒苍苍 悠悠和顺——在时光里慢慢流淌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