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燕子洞被称为“亚洲第一溶洞”,燕子洞的洞口有50多米高、穹顶是溶洞常见的钟乳石群,在这些石群上悬挂着数块牌匾,被人们称为“钟乳悬匾”,是建水燕子洞的一道奇观。洞口那么高,牌匾是怎么挂上去的呢?原来,这都是采燕窝的攀爬高手挂上去的。
“燕子洞”,洞如其名,有百万只白腰雨燕生活在洞内,每年春夏季节交替时,燕子会集聚在燕子洞,沿东内外群燕纷飞,形成“百万燕呼淝水战,一条浪吼渐江潮”的景象,可谓是“洞幽燕奇,南天一绝”。
有燕子居住的地方,自然就有燕窝。燕窝被人们列为了食用珍品,在亚洲的许多地区,燕窝已经开始采用商业养殖模式,但是在云南建水,人们仍然在用传统的攀爬方式采集野生燕窝。这种燕窝,量少、天然、健康,是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滋补佳品。在小南了解了燕窝的采集方法以后,震惊了,这真是一个又要技术还要胆大的活呀。
采燕窝的工作是十分危险的,与攀岩运动员一样,采集者要利用崖壁上天然的裂隙作为立足点,徒手攀爬而上。如果不巧赶上了下雨,岩壁就会变得非常滑,踏错一步就会酿成大祸,因为燕窝采集者他们并没有防护工具可以穿,所依靠的,只有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和从小就练习的技术。采集燕窝并非只有胆子大和矫健的身手就可以的,溶洞结构十分的复杂多变,所以对攀岩着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有着强大的记忆力,因为如果你记性不好、记不住路,那你有可能就在穹顶上下不来了。
从前的建水,经济并不发达,徒手攀岩掏燕窝也是老百姓为了生活不得已才干的,后来这种技术就一代代的传了下来,也变成了很多家庭养家的手段。采集者基本都是从十多岁就开始慢慢接受攀爬的训练了,后来很多人惊叹于他们矫健的身手,于是把他们叫做“蜘蛛人”。在工作之余,很多“蜘蛛人”也会在燕子洞表演徒手攀岩的绝技,但是因为要更好的保护好白腰雨燕的生活环境,所以这项表演现在已经不能看到了。
而洞口的牌匾也是采集者们徒手攀岩后挂上去的。挂匾时,攀崖高手在腰间系一个袋子,在袋子内装上绳子、钳子和铁丝等工具,徒手赤脚地沿着两侧的岩壁攀爬到洞顶,当攀崖高手到达预定位置稳住身子后,便放下绳索,在下面配合的工作人员,将匾用绳子系好,并挂上鞭炮。明炮后,攀崖高手将连上附件超过15公斤重的字匾徐徐上提,在挂匾过程中,攀崖高手身处四五十米高的穹顶,没有任何设施可以固定身子,只有将身子紧紧地贴在石壁或石柱上撑住,将字匾一点一点提到位,然后固定在钟乳石上。挂匾活动一般历时一两个小时,这是“飞人”与死亡抗争的一两个小时,这是一展绝技和毅力的一两个小时!
看完这些是不是和小南一样震惊了呢,记得有机会一定要去建水燕子洞看看呀,现场洞口更壮观,洞内更是美如画呀。
游玩攻略:
交通:
1.在建水客运站乘坐前往景区的旅游专线车,去程7:00-18:00每当正点发车,回程末班19:00,车程30分钟,票价约10元/人。淡季可能会减少发车班次。
2.在建水客运站乘坐去个旧、开远、蒙自的班车到燕子洞下,票价约10元/人,30分钟左右可到。下车地离景区入口还有2公里路程,可步行前往,或搭乘当地的微型车,10元左右/人。
门票:文庙、朱家花园和燕子洞联票133元/人,燕子洞单门票80元/人
开放时间 9:00-17:00
在网上预订要提前2个小时才能用,网上票价为70元一人。
景点:
第一景区 洞中有不少的 钟乳石,各色的灯光照射下,”龙泉探幽”以高达34米的”擎天玉柱”最具持色,它是燕子洞形成的”石铸史书”;还可以看到两头大象在戏水。洞内很高大也很干燥,弯弯曲曲向上爬就到了”天街撷美”。
第二景区”天街撷美”是高于河床35米的绝壁游廊;
第三景区”梦幻世界”游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景点遍布,集游、乐、吃、购为一体,是燕子
洞外公园3万多平方米的自然林地,枝繁叶茂,古树名木生长在悬岩峭壁间;其它景观还有横跨泸江的百米吊桥,登山长廊、绝壁游廊,三清阁、升仙坊、观燕亭等。
燕窝小知识:
金丝燕第一次筑的巢完全是靠它们喉部分泌出来的大量粘液逐渐凝结而成的,质地纯洁,一毛不附,这种燕窝的质量最佳,是燕窝中的上品。在封建皇朝时代,常常被选出来作为进献的贡品,因此取名“官燕”。
采燕窝的人抓住时机把燕窝采走后,金丝燕不得不第二次做巢,因临产卵期较近,金丝燕体态丰满,喉部胶状物较多,所筑之巢比较肥大,但因时间紧迫它们衔来羽毛、小草……与喉部胶状物混同一起再次筑巢,筑得比较粗糙,含有杂质较多,营养成分也差了。此时采收的燕窝称为“毛燕”。
产卵迫在眉睫,金丝燕不得不第三次筑巢。这时,其喉部强行吐出血状粘液,有的竟是色泽鲜红,所筑之巢可谓呕心沥血凝结而成。这时采燕之人就不应再采了,以便金丝燕生儿育女,等母燕带着乳燕飞离巢穴后再采,这叫采“老窝”,亦称采“血燕”。
另有一种燕窝被所附红色岩石壁渗出的红色液体渗润,通体均成暗红色,也叫“血燕”或“红燕”,含有若干矿物质,营养好,产量很少,被视为燕窝中的珍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自网络)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