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昆明北市区286名一年级新生难忘的一天

2022年9月7日,286名新生跨入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俊发城实验小学大门,开启全新的小学时光。

从进校门伊始,孩子们对校园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宽敞的校园,现代的教室,和蔼的老师,快乐的同学,不一样的开学礼,这可是孩子们从未有过的经历。

未来6年时间里,他们将在这里学习、成长。

在这里,他们将经历一长段严肃的、认真的学习生涯,以及有趣的、好玩的、新奇的小学生活,更多的新知在等待着他们去发现、去发掘。

不一样的入学礼

于孩子们而言,教室、老师、同学、列队……全都是新奇的。

当然,最新奇的,是学校为一年级新生准备的开学礼,仪式感满满。

主教学楼正前方的主道上,长长的红毯、高高架起的“龙门”彩虹门,是孩子们跨越的第一步。

一年级的每一位同学,从一班到六班,每一位同学,都会由班主任老师们牵手一一通过这个寓意“鲤鱼跳龙门”的彩虹门,这样的仪式把“在爱的期待中成长”的思想融入到每一个孩子心里。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俊发城实验小学副校长马速表示,走红毯,跨“龙门”,我们希望孩子们学习的道路是一片坦途,即使是遇到困难也能像鲤鱼一样,逆流前进,奋发向上,一鸣惊人。

在印有学校主教学楼和“筑梦起航”的背景板合影留念,记录下小学生活第一天。

学校为每一个班级精心印制的班级签到卡,就贴在墙上,需要孩子们在对应班级、对应位置一一签上自己的名字。

等待闲暇中,孩子们都交上了新朋友。

回到教室,班里的老师用红色的朱砂为同学们在额头正中点上红痣,“红痣”的“痣”跟“智慧”的“智”同音,意思就是开启智慧,这样就寄托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孩子从此眼明心亮、热爱读书;接着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互正衣冠,诵读弟子规。

鱼跃龙门、签名入学、点朱砂痣、互正衣冠,这满满的仪式感,让孩子们感觉到小学生活的不一样。

主教学楼一道厚重的西南联大背景浮雕墙,用鲜活的故事、厚重的史实讲述着80多年前在昆明发生的一段故事,“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却影响几代中国人。

校园里,闻一多先生雕像静坐一角,闻先生用深沉的眼神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往后的日子里,西南联大故事和西南联大精神,将一路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

难忘的第一课

一(1)班主任王婵、副班主任刘叶双,两位年轻的老师,资历却不浅。

今年6月8日,她们刚送走云师大实小一批毕业的学生。

仅时隔3个月,她们迎来了云师实小新一届一年级学生。

像王婵、刘叶双一样的班主任、副班主任,学校为一年级六个班共配备了12名老师,再加之体育、英语、美术、科学、生物等科任老师,每一位老师责任心强、实力亦更强。

面对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每一位老师都深感责任重大。

9月7日第一节课,孩子们最先学会小学生标准的坐姿和站姿。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孩子们第一节课先收到的内容,他们首先要学会朗读。

朗朗读书声里,浸润着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承。

刚从一年级升到二年级的同学们,很多人趁课余休息时间跑下楼看看自己的老教室以及新来的同学。

教室外走廊里,专门设置了一道文化墙留给了学校提倡的亲子阅读。

比如,一位同学在分享好书推荐——《鲁滨逊漂流记》中,他用隽秀的文字记录着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的分享,其实还有很多,学校会定期更换,让每一位孩子都有上榜的机会。

阅读、热爱阅读,将是孩子们未来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阅读,针对孩子们不同特点,云师附小坚持多年且已成体系并卓有成效的特色培训班,包括小主持人、舞蹈、足球、武术、健身操、花式跳绳、书法、美术等各种特色班,等待着孩子们去发现和发掘。

云师实小,地处昆明北市区龙头街片区俊发城小区里,这个占地30亩、按36班配置的现代化小学,配备了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计算机云教室、视听教室、书法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教室、创客教室、录播教室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学校的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室内体育馆等体育运动设施亦非常完备,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运动所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保留追诉权:看看云南 » 9月7日,昆明北市区286名一年级新生难忘的一天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