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龙潭公园梅花到捞鱼河公园郁金香,从圆通山樱花再到教场中路蓝花楹,昆明赏花风水轮流转。而当春城花都蓝花楹火遍全城,隔壁的“兄弟城市”捷足先登,率先打起了蓝花楹的主意。
名不副实:昆明市树市花已过气
当蓝花楹在昆明街头随风飘落时,四百公里外的小春城已将其确定为“市树”了。所谓小春城,就是四川凉山州府所在地西昌市。因为此地常年四季如春,因而被冠为小春城。
西昌街头
早在去年,西昌市便多次召开会议提出备选市树市花。去年12月5日,西昌市启动市民网络评选活动。今年5月21日,西昌市人大会议闭幕,最终依法定程序确定:蓝花楹为西昌市市树,三角梅为西昌市市花。而前任市树黄葛树、市花月季花也就此双双退役。
西昌街头
可是,如果问起昆明的市树市花是什么,或许不少人会一愣。如果说玉兰树和山茶花是昆明的市树市花,那估计大多数人会再次一愣:为什么昆明的大街小巷很少见到?甚至不知玉兰、山茶为何物。
事实上,1983年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就决定将云南山茶花定为昆明市花。
山茶花
这是因为,山茶花是云南特产,全世界仅此一家。正因为如此,山茶花同时兼任云南省花。然而山茶名贵娇气难伺候,怕风怕水喜半阴,对环境挑剔,难以推广种植,加之售价高,易失窃,栽种成本高。因此,昆明除了金殿、洛龙公园和翠湖周边等地方集中可见,山茶花几乎踪迹难觅。玉兰的市树命运似乎如出一辙,受关注度同样有限。总而言之,玉兰树和山茶花的市树市花之名多多少少有些名不副实。
顺势而为:从蓝花楹到蓝花楹经济
蓝花楹的加入,似乎为春城花都的名号加大了筹码。如果没记错的话,蓝花楹三四年前就已经在昆明引起关注,尽管昆明引入蓝花楹已经三十多年。彼时,在街头零零散散盛开的蓝花楹尚为无名小卒,很多人虽知其美,却不知其名。后来,伴随短视频的横空出世,更直观直白直接的视频传播,使得“蓝花楹昆明分楹”声名远播,就连很多外省人也慕名前来观赏。
此时,蓝花楹迎来真正的春天,强势席卷街头、朋友圈和短视频,每逢四五月份盛开期,昆明必将掀起一场蓝花楹赏花潮,而蓝花楹集中营教场中路也必成网红打卡地。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将会把这里包围。甚至,全城有蓝花楹出没的地方,就会引来围观。而有人流,就会有现金流。
在去年昆明市文旅局公布的赏花大数据中显示,2019年4月23日至5月4日期间,昆明吸引了30万游客打卡赏花,带动近4000万元的旅游收入。由此可见,蓝花楹已让蓝花楹所在地初尝甜头,赏花经济蔚为可观。
众所周知,网红的盈利能力人尽皆知,网红打卡地的引流能力无需多言,网红经济的号召力将越来越猛。就在今年的两会中,有政协委员建议昆明应该大力发展网红经济,建立网红产业园区。昆明应该顺势而为,顺应蓝花楹的网红之路,将蓝花楹打造成蓝花楹经济,充分发挥美景美食美物作为扬名利器的功效。
事实上,不少地方早已在践行这种理念,诸如腾冲银杏树、罗平油菜花、以及武汉大学樱花都堪称一绝。其中武汉大学每年上百万人登门赏花,仅仅门票收入就达数千万,至于腾冲、罗平更不在话下。
市树可以雷同吗?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西昌先下手为强,“抢注”蓝花楹为市树,昆明是否还可以凭借蓝花楹“先火优势”,顺势而为,破旧立新,扶植新晋网红为昆明市树?需不需要考虑和小春城雷同的问题?
从资料来看,已经有不同城市确定相同市树的先例在前,比如沈阳和呼和浩特均以油松为市树,兰州、太原和西安等多个城市均以国槐为市树,长沙、株洲、湘潭和南昌等多个城市均以香樟为市树……这样的先例比比皆是。
因此,市树雷同问题不足为虑,甚至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正好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卖点大同小异,另辟蹊径的用武之地其实是在文案策略上的比拼与较量。而市树市花,不正是一座城市的卖点之一吗?
所以,市树雷同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谁家的市树能真正“筑巢引凤”,吸引源源不断的慕名者,为这所城市扬名立万。
市树需要更迭吗?
在问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行自问:市名可以更改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大脑里已经浮现出普洱、香格里拉等他山之石,那新问题的答案显然不言自明。
曾经设立市树、市花是为了彰显城市底蕴,提升城市知名度,而不是徒设虚名。它们一定携带“城市代言人”的功能与使命,如果市树、市花在大家心中渐渐凋零,失去存在感,那么更新换代势在必行。正如思茅与中甸(普洱与香格里拉的旧称)之名平平无奇,而城市名可以让城市更知名,市名不该给市民拖后腿。
所有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市树市花就像一个产品一样,无论过去多优秀,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用户喜好,想要经久不息必须与时俱进。这参考诺基亚的固守与覆灭、变革与重生就知道。
当前,名树名花已过气,新晋网红蓝花楹,或许正是昆明市树更迭、发展网红经济的一个契机和切入点,“不要放跑它”。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