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山市昌宁县更戛乡羊肚菌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当前,该地新鲜采摘下来的羊肚菌价格每公斤大约160至300元。晒干以后价格更高,每公斤大约1800元。
时下也是昆明市石林县羊肚菌种植管护、采收的繁忙时节。今年全县112户种植户共种植羊肚菌480余亩,预计产量约153.6吨,产值约1536万元。近段时间,石林县每天有约1吨羊肚菌上市,这相当于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高峰时羊肚菌日交易量的近一半。
近期,保山市施甸县甸阳镇五福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的羊肚菌也迎来采收。曾就职中国供销总社云南食用菌研究所的吴广彪于2021年在施甸老家试种了1亩羊肚菌,3个月时间就采摘鲜菌合计约400公斤左右,实现收入4万多元。今年,他把种植规模扩大到30亩,根据市场行情预估至少有50万元左右的收入。
不过,要说今年“抢鲜”上市的羊肚菌,不得不提玉溪市澄江市。今年初开始,龙街街道忠窑社区的羊肚菌种植实验示范基地的羊肚菌进入采摘期,两个多月的采摘,每天的产量在约在20到30公斤。羊肚菌价格每天都有波动,其1月14日的鲜菌零售价大概在200元/公斤。
羊肚菌因其形状近似羊肚而得名。要知道,羊肚菌位居“四大名菌”之首,素有“菌中皇后”的美名,因其含有多种氨基酸,是珍稀食、药两用菌品种,从而被称为养生界的“软黄金”,深受国内外食客的青睐。
回顾羊肚菌发展史,其人工栽培报道始于1883年,而国内自20世纪50年代后有栽培获得子实体的报道。据悉,国内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不时有栽培成功报道,不过,未见商品菇流向市场。直到2003年到2009年,有关专家利用圆叶杨为基质仿生栽培羊肚菌,最终获得商品羊肚菌。
2003年是羊肚菌产业发展历史的重要节点。这一年,我国羊肚菌产业开始升温,大量社会资本逐步渗透该产业,栽培范围也从西南地区逐渐外扩。
云南作为羊肚菌的老牌主产区之一,早前民间就流传着“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俗语。目前,云南羊肚菌栽培范围辐射昆明、楚雄、曲靖、怒江、保山、玉溪、丽江、大理、临沧、盈江、德宏、迪庆等多个区域。
一直以来,云南的羊肚菌多以干品形式出口。
2016年2月下旬,云南鲜羊肚菌首次出口国外市场,一批重100公斤的鲜羊肚菌经云南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合格后顺利出口到荷兰。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云南合计约8.8吨鲜羊肚菌出口到德国、法国、美国和瑞士。
去年10月中旬,长期从事真菌研究的专家杨祝良曾预测,预计到2022年,云南省食用菌综合产值可达到1000亿元。
依靠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这支科研队伍,我国突破了羊肚菌人工种植的高产、稳产技术,提出了“春播夏收”“夏播秋收”“秋播冬收”和“冬播春收”新模式,将大田种植的成菇率提高了20-30%。
小蘑菇大产业,过去,羊肚菌每公斤千元以上。如今,因为人工种植,羊肚菌的价格下来了。截至去年10月中旬,羊肚菌鲜菌每公斤约200元,农户每亩净收入 1 万元左右。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